​ 时空道宇一箭11星成功入轨,完成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部署

来源:中国网    2024-02-04 14:19
来源: 中国网
2024-02-04 14: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2月3日7时37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11星 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所有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刷新该发射场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纪录。同时,这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第200次发射任务。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时空道宇建设的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 前序第一个轨道面顺利完成卫星量产、轨道面级部署、星座级测控、应用测试等一系列工作。在全球范围内,时空道宇是继铱星(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轨道通信公司(Orbcomm)、一网(OneWeb)、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之后,有独立建设并运营商业卫星星座能力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实现星座整轨部署的商业航天企业。 2023年,时空道宇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卫星通信车规级量产应用的商业公司。

时空道宇将于两年内完成星座一期72颗卫星部署,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 二期将扩展至168颗卫星,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 ;为人类未来出行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低轨道空间能容纳的卫星数量约为10万颗。越来越多国家推出低轨卫星星座计划。目前,星链(Starlink)在轨卫星数量已超5600颗。中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低轨卫星星座的组建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第一,是卫星量产;第二,是高可靠、低成本的运载能力,将卫星送入太空,满足星座建设需求;第三,最为关键的是商业模式的落地,否则巨量的空间基础设施投入无法长久持续。

时空道宇通过自有卫星超级工厂实现卫星量产,作为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可实现日产一颗卫星,年产卫星500颗,卫星生产成本下降45%左右,为全球星座快速组网建设助力;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以及与高可靠的运载方合作实现卫星轨道面级部署,以一发一轨方式,实现星座快速建设部署;通过星座级测控,保障星座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规模化商业落地,有效构建星座服务商业模式。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具备铱星二代(Iridium Next)卫星所提供的覆盖全球的卫星物联网服务能力。同时,星座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星链二代(Starlink V2 mini)增加的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功能,可提供卫星短信及数据传输服务,专注于服务人类出行,为汽车工业及消费电子领域提供卫星数据服务。通过融合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提供卫星数据产品及服务,全面服务全球“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加速卫星应用商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

此次发射的11星中,有一颗卫星是由欢乐谷集团冠名的“欢乐谷星”。“欢乐谷”是中国连锁主题公园第一品牌,欢乐谷也成为全球首个冠名卫星的主题公园品牌。这次合作是主题公园首次牵手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一次重大创举,是欢乐谷集团进一步夯实民族主题公园品牌形象,为人民美好生活增添更多幸福与欢乐的创新实践。欢乐谷集团将以“欢乐谷星”升空发射为基点,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跨界合作,持续通过“IP+科技+主题公园”的叠加赋能,延展旗下主题公园的时间价值及空间价值,创新优化产品吸引力,巩固提升品牌竞争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