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领衔!这场精工承办的技术交流会,共话“建造好房子”议题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5-15 15:55
2024-05-15 15: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主办,精工绿筑、精工钢构、上海市轻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首届)新时代建造好房子探索与实践——EPC全案管理&数字化赋能现场技术交流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余山川,住房保障司政策指导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王伟,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冯峰和来自北京、重庆、江苏、河南、安徽、湖南、山东等地建设主管部门代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主任王平山、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钱嘉宏等专家,各地相关协会同仁及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现场技术交流会分为技术交流与实地调研两个部分,技术交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书记、社长文林峰主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书记、社长文林峰主持技术交流

交流会首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际合作处处长余山川致辞。他表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今年两会以来,在倪虹部长“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号召下,标准定额司携手全国住建同行,以建造好房子为使命,努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希望全体住建同行坚持质量为先、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共同打造更多优质、舒适、安全的好房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际合作处处长余山川致辞

精工钢构集团执行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孙关富在致辞中首先对行业专家、企业同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新时代向建筑业提出了打造品质长久、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的要求。作为中国钢结构建筑行业重要创新力量,精工积极开展钢结构技术创新和绿色集成建筑产品开发,为建造好房子提供了绿色可靠的“精工方案”。未来,精工也将立足科技创新,在建造好房子、拓宽人民幸福生活空间的实践中持续探索。

精工钢构集团执行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孙关富致辞

随后,上海市轻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邹振光现场致辞。他表示,1588嘉园项目积极践行“建造好房子”的长期主义理念,率先在上海引进PEC主体结构体系建造民用建筑,联合精工绿筑,坚持打造“建筑装配率高、建筑品质高、服务配套全、交通区位优”的“四好”房子,树立长期租赁公寓的行业标杆,力争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好房子的典型案例。

上海市轻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邹振光致辞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主任王平山、精工绿筑科技集团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瑞锋、MTC品质生活研究院院长季平、得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韦峰等行业专家就“建造好房子”有关前沿技术做了主题报告和经验分享。

行业专家作主题报告和经验分享

会议最后,以“新时代建造好房子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开展了圆桌对话与交流。与会代表围绕“建造好房子”议题积极献策、慷慨分享。会议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圆满落幕。

圆桌对话与交流环节,与会代表纷纷为“建造好房子”议题献策,现场气氛热烈。

技术交流环节前,与会代表赴轻纺集团1588嘉园项目部,参观了真新社区W06-1601单元13-05地块保障性租赁房项目样板房。参观中,与会代表对样板房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参观中,精工钢构集团联席总裁兼精工绿筑总裁李栋为与会代表介绍项目情况。

真新社区W06-1601单元13-05地块保障性租赁房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曹安路1588号,为社区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8万㎡,包括4栋高层住宅、1栋多层住宅以及配套商业、地下车库等建设内容。项目整体建筑装配率约92%,于2023年10月开始启动建设。

精工绿筑作为项目承建方,通过各类先进的集成技术,以及BIM技术、手机端AR模型投射、MR虚拟技术支持、激光扫描现场成果、无人化工程装备等一系列数字化管理手段,系统地解决建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减少了人工误差和安全隐患,还提高了建造精度、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现场技术交流会的顺利召开,不仅增进了各参会单位对“建造好房子”技术创新、前瞻探索的理解,也促进了各方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深度对话与相互赋能。

未来,精工钢构集团将在各级政府、协会与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携手业内同行,坚持绿色低碳引领、紧扣装配建造载体、探索智能建造路径,助力“建造好房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推住房建造转型升级,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