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健康年鉴》创刊座谈会暨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06-07 15: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的创刊是中国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心理健康年鉴》是中国首部关注中国心理健康领域的年鉴,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为确保《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的学术质量,规范《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的编写体例,《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心理健康年鉴》创刊座谈会暨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6月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中国心理健康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实践者,共同探讨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见证《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的创刊。

为了记录中国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历程,展示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及党和政府为心理健康事业保驾护航而颁布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鉴分社联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及北京盛心技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编辑部,编辑部邀请到来自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的专家成立年鉴编委会,专家成员共31人。

本次创刊座谈会由《中国心理健康年鉴》主编张建新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首先致辞,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施专业化、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和大众化发展战略,成功打造了多个出版品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该系列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中国心理健康年鉴》作为年鉴系列的新成员,将记录中国心理健康领域的年度进展,具有跨学科特点,社会关注度高,对提升年鉴系列影响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出版社将加强年鉴编辑团队建设,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增强权威性和专业性,并加大对数据库的投入,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出版社将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盛心集团共同推动年鉴的编纂与出版,为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做出贡献。目前,《中国心理健康年鉴》初稿已完成。出版社期待通过编委会成员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年鉴质量,使其成为学科进展的标志出版物,为业界了解学科发展态势提供重要参考。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黄长群在致辞中强调,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相关的政策理论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以及基层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十分丰富,非常值得总结和记录。期待《中国心理健康年鉴》更好聚焦心理健康学科研究,成为各界人士了解中国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状况、特别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国心理健康年鉴》创刊的热烈祝贺。陈雪峰表示,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心理健康已成为十九大 报告,二十大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关键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层面的复杂过程,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作为年鉴的支持单位,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科研优势,与同行共同推动年鉴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同时,年鉴将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同时成为凝聚研究者、社会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学术平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将全力支持年鉴的编纂工作,希望通过年鉴的出版,能够推动心理健康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工作的发展,为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做出贡献。

年鉴主编张捷博士介绍了年鉴的出版创意和工作进度。盛心集团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已耕耘20年,作为创新者和实践者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著作权。受《中国体育年鉴》编撰工作的启发,盛心集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达成合作,共同筹办《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盛心集团成立年鉴事业部,长期稳定的保证年鉴的编撰出版。为保证年鉴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广泛性、支持性和引导性,盛心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协商,并得到强力支持。心理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深厚的科研积累和前瞻的战略视野,联合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为心理健康学术研究和服务实践的发展进步做出引领性贡献。经过半年多的筹备,首卷《中国心理健康年鉴2024》已取得显著成果,字数近八十万,并已开始筹划《年鉴202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鉴分社社长张昊鹏详细介绍了年鉴出版的要求与规范,为年鉴的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指导。

在《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雪峰编委会主任、张昊鹏社长、张捷主编为22位编委会成员、2位主编和10位编辑部成员颁发了聘书。

与会专家交流发言环节成为会议的高潮,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心理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观点,为年鉴的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参考。

张建新主编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的正式亮相,《年鉴》进入到与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开展互动、接受建议、获取支持和欢迎监督的公开办刊的阶段。他代表主办方感谢了所有与会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并期望大家携手共进,为推动中国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心理健康年鉴》的出版,将为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为我国心理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夏时报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中国社科出版社、北京盛心技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共40余名专家参会。

年鉴作为学科领域的重要工具书,不仅承担着记录、分类该学科领域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的任务,更承载着推动学科进步、传承学术精神的重要使命。《中国心理健康年鉴》即将和未来连续出版的各卷,必将给中国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