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锐国际亮相上交会 全方位展示全球化人才供应优势能力

来源: 环球网
2024-06-17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2日,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正式开幕。

随着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高,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正在深度参与全球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为企业实现全球化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展会开幕首日,在以“扬帆海外,人才领航”为主题的人力资源服务驱动企业全球化与人才赋能活动上,科锐国际高级副总裁段立新出席人力资源服务“千帆出海活动”启航仪式。

“科锐国际早在20多年前就开拓了服务企业出海业务。我们以前基本都是单打独斗,踩了很多坑,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千帆出海活动’集聚了多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服务企业出海的生态,将有助于企业结合各自技术优势与服务特色,加强全球人才赋能。”段立新表示。作为“千帆出海活动”成员,科锐国际将结合自身专长,参与举办行业性、国别性的系列主题讲座、研讨班、对接会,进一步帮助中国企业拓宽“出海”之路。

本次主题活动还开设了“企业出海全球化趋势的机遇和挑战”圆桌论坛,邀请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探讨协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出海的路径与举措。科锐国际海外招聘总经理林伟东分享了目前所观察到的出海趋势。他表示,在全球产业升级变革的当下,中国企业的出海势头更加火热。从出海企业的业务产品形态来看,大量的企业已经从早期的产品出海跨越到了更高阶的品牌、技术出海的新阶段;在出海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过去更多是传统的巨头探索国际化之路,近年来越来越多具备全球性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在积极谋求出海。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出海掘金的背后,离不开国际人才体系的支撑。

在企业全球化进程中,人才发挥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国际化人才体系的支撑,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就无从落地。林伟东以案例形式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在近些年帮助企业招引全球化人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痛点,诸如出海企业对于目标市场的情况摸不透、品牌认知体系存在脱节、雇佣政策不熟悉、招聘渠道不了解等等。相较于国内市场不同,大量的海外人选并不了解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对企业出海战略、产品竞争优势、企业文化缺乏认知,同时也苦于通过哪些渠道能够了解企业,成为招聘海外人才落地中的一大障碍。

针对出海企业该如何进行合理的国际化人才配置,林伟东建议:首先,出海企业要明确战略,将出海战略与人才策略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对目标市场做好调研,包括营商环境、政策法规、人才分布、薪酬福利以及招聘渠道等方方面面做好准备性工作,以规避部分潜在风险。此外,出海企业要主动利用一些外部的第三方渠道,做好品牌的全球化输出。

“出海企业要对供应商资源、能力、精力有一个清楚的判断,人才配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而是一个从战略规划到具体方案落地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他强调。

上交会作为技术贸易领域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贸易成果展示搭建了权威平台。在中国“双循环”战略格局下,作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出海先锋代表,科锐国际期望联合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为优质的中资企业出海提供多维人才招聘与配置解决方案,助力更多的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在出海浪潮中扬帆远航。

责编:郑媛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