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黑藏羊 草原黑珍珠

来源:中国网    2024-06-18 17:17
来源: 中国网
2024-06-18 17: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贵南黑藏羊”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成的优良地方产品,平均每100只藏系羊出生仅有1只全黑羊羊羔,被誉为贵南草原上的“黑珍珠”。藏羊“小黑”是青藏高原稀有畜种,为了保护贵南县这一特有畜种资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原青海省畜牧厅就在贵南县建设“贵德黑裘皮绵羊选育场”(贵南县黑羊场前身),1961年划归至贵南县管辖,1985年省农牧厅划拨2.5万元用于黑藏羊保种,2015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17年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养殖历史悠久,品质特色突出。 贵南黑藏羊是青海藏系羊中分化出来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它伴随着这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生存至今已有几干年的历史,是当地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特殊经济畜种。据说当年松赞干布向唐王朝求婚时,将贵南黑藏羊做为礼物献给了唐王和文成公主,得到了唐王朝和文成公主的青睐,留下来一段“吐蕃和亲”的佳话,自此在当地形成了一个风俗:男女青年订婚时,男方要牵一只黑藏羊到女方家。羊肉是藏族人们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黑藏羊肉比白羊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低,蛋白质含量高,黑藏羊羊肉中存在萜品烯,柠檬烯,冰片等物质,白藏羊羊肉中没有以上物质。多吃黑藏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寒冬多吃黑藏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

各级政府持续重视,产业实现优质优价。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贵南县黑藏羊产业发展,先后投资省级财政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4000万元,充分利用“贵南黑藏羊”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大力发展贵南县独有的黑藏羊产业。贵南县委县政府根据海南州提出的“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和贵南县“1638”总体思路,以党建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形成贵南特有的黑藏羊产业为目标,提出贵南县“1210”黑藏羊发展模式(黑藏羊保种养殖协会+2个示范村+10个合作社),切实发挥县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两级党政主体作用,积极推行“党建引领黑藏羊产业”的发展模式,由农牧和水利局党组书记联点抓产业、乡(镇)村党政负责人抓管理、黑羊场负责人担任示范村第一书记抓技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党建和黑藏羊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县农牧和水利局党组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指导责任人,“手把手”、面对面”的开展黑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农牧民对黑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的应用水平。依托高原牧业肉加工基地和贵南县现代草业公司形成“企业+合作社+牧户+基地”的产业链,转变黑藏羊产业发展方式,实现黑藏羊产业前端优质,后端优价。

发挥有机示范县效应,开发黑藏羊潜在价值。 贵南县充分发挥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县效应,在强化黑藏羊遗传资源保护、选育工作的同时,加快建立品种、繁育、检疫、屠宰加工、肉制品检验、冷鲜冷链运输等一套黑藏羊产业标准体系,制定有机羊肉生产操作规程,加快黑藏羊收购标准化、数据化、透明化网络建设,用先进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系支撑。同时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借助“青洽会”、“农交会”、“丰收节”等省内外营销促销平台和网络新媒体,积极开拓黑藏羊产业国内市场,擦亮“贵南黑藏羊”金字招牌,挖掘黑藏羊独特的文化资源,加大与自然风光、藏绣歌舞、传统民宿、特产美食等要素有效融合,促进农牧文旅协同推进,最大程度地开发黑藏羊潜在价值,让贵南黑藏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截至目前, 全县黑藏羊良种繁育体系全面建成,良种化率不断提高,黑藏羊保种规模由2019年9月份的1.12万只增加到现在的7.4万余只,预计今年底全县黑藏羊保种规模达12.5万只以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