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家风学风双轮驱动 孕育人才济济新篇章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07-22 13: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盛夏时节,山东省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博士巷的大学堂内书声琅琅,村民们的学习热情与夏日阳光同样炙热。退休教师刘保民作为该村的“博士之家”家长,利用暑假时间,在大学堂内辅导本村及外来孩子学习,分享他的子女成才经验。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学习乐园,更成为外地游客和研学学生的向往之地。

刘保民,一位退休教师,他育有2子1女,均为博士生,大孙子目前在清华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刘家的成功并非偶然,家风端正、学风浓厚是这一家族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刘保民老师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以身作则,不仅在教育子女上倾注心血,还积极投身于村中的教育事业,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刘湖村,不仅有刘保民老教师这样的教育典范,书法爱好者刘昭清老人也以一手精湛的楷书吸引了众多孩子前来学习。他无私奉献,经常在大学堂内免费辅导孩子们练习书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刘湖,这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却走出了19名博士、38名硕士和100多名本科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村里打造的博士巷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不少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前来研学励志。

刘湖村人才集聚的秘诀何在?  走近刘湖村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家家户户门前悬挂家风家训牌,有博士的家庭更是挂上了“博士之家”的牌匾,与村民们交流得知,这里家家户户比的不是谁家有钱,而是谁家的孩子更优秀。不难看出:家风正、学风浓、村风淳朴是这一村庄能够孕育出众多优秀人才的根本原因。村民们注重家庭教育,尊重知识,崇尚学问,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村里也注重文化建设,通过悬挂家风家训牌、打造博士巷等文化景观,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花园镇刘湖村这片热土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未来。这里不仅有优秀的学子在努力拼搏,更有无数家长和村民在默默付出,共同为这片土地的未来添砖加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刘湖村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杨传宗  王春峰)

编辑:rwzh4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