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曙区:乡村活力足 非遗焕新生

来源: 东方网
2024-07-29 10: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海曙区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非遗+文旅”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文旅市场蝶变升级。在不断升腾的烟火气中,一幅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的生动画卷在海曙大地徐徐展开。

海曙云霞

美景盈眸 时动心弦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用诗句感怀江南秀丽风景时,也未曾想到,千年后,他笔下的海曙一词几经变迁成为宁波都市区的清丽名字。

近年来,海曙依托四明山区“一山有四季、四季有风景”的特点,对文旅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推出“春看杖锡樱花盛开、夏享五龙潭凉清飞瀑、秋数茅镬金树落叶、冬赏观顶湖皑皑初雪”四明四季之旅项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游玩。

围绕重大文旅项目,把项目依存的文化背景、体现的文化元素、展现的文化符号融入其中,巧妙植入当地名人、民俗、古迹等元素,让设施修建、项目内容、产品打造处处充满“文化味”。通过浙东文化、藏书文化等文化标识的活化利用,将王安石、王应麟、贺知章等大家名人的足迹融入文旅产品,在鼓楼上演《新刻漏铭》古琴朗诵、在四明山区推出“贺知章套餐”等,推动文与旅“融”得更自然、“合”得更协调。

积极推动区域融合,促进天一阁·月湖景区5A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五龙潭风景名胜区、梁祝文化园、浙东大竹海等景区吸引力逐步提升。同时,打造高桥民乐—鄞江它山堰沿江走廊、樟溪河—风棚碶“十里南塘”精品路线,创新开发“微游明州罗城”等文化项目,精心设计“启明星火”等红色路线,让海曙旅游品牌越擦越亮。

天一阁

月湖划船

田园诗画 寻味乡愁

炎炎夏日,海曙乡村里遍布绿荫和凉意,不少市民游客来此抵消酷暑炎热、乐享休闲时光。

如何将乡村的自然之趣、乡愁之情,朴素的乡野元素与现代农业交相辉映,激发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能,这是海曙区矢志奋斗的目标。近年来,海曙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乡旅共富路”品牌,深入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海曙区充分利用近郊田园的别样风情,与新奇体验相结合,打造了“稻田咖啡”“太空农场”“舟游古林”等系列项目,真正让城里人有好去处、村里人有好收入。

春天,踏青赏花;夏天,乐活避暑;秋天,赏山田美色;冬天,寻味古韵……近年来,海曙区以乡村景点的季节性变化为特色,推出农文旅季节主题产品,为市民游客提供四季出游指南,带领游客在采茶、漂流、露营、骑行等活动过程中,沉浸式体验乡村田园四时之趣。

深溪村,距离宁波市区车程约30分钟。“一汪清泉,从西山深处而来,穿村而过,缓缓不断”。村子依山傍水,村前溪水潺潺,村后山林茂密。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禀赋,深溪村充分贯彻“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的发展理念,画好“共富深溪”绿色发展圈,成为市民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近年来,深溪村积极盘活乡村闲置空间,打造了山里有茶、南山自然营地、农家书屋等休闲体验业态,深受游客喜爱。

如今,和深溪村一样,依托本地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还有不少。海曙区引导乡村通过深挖资源内涵底蕴,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文旅融合产品,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让乡村文化历久弥新,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幸福图景,让村庄景区化建设成为撬动“美丽经济”的新支点。目前,全区共有“金3A”景区村庄1个、A级景区镇(乡、街道)11个。

多彩非遗 魅力无限

非遗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近年来,海曙区致力于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静态展示与活态演绎相互补充、良性互动,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发展之路。

据了解,海曙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四明南词、董氏儿科、梁祝传说等非遗项目,以及寿全斋中药文化、宁波汤团制作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共同绘就了海曙多元灿烂的“非遗画卷”。目前,海曙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8项。此外,海曙区非遗馆还获评2020年度博鳌国际旅游奖“十大年度非遗创新奖”。

为全面展示海曙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于城隍庙二楼东厢房的海曙区非遗馆开馆即成“顶流”,运用科技手段赋能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好吃、好听、好看、好玩、好用……海曙区还积极探索“非遗+”模式,推动非遗进景区,通过非遗故事会、郡庙美食节等活动,将非遗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开发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推动非遗以更新的面貌、更多样的方式、更迷人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双向奔赴中出圈出彩。

下一步,海曙区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让“诗和远方”在这片千年文化沃土上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推广)

来源:东方网    | 撰稿:李毅    | 责编:谷晟    审核:张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