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赣青向北”思想宣讲团来到祖国北部地区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等地,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个西红柿改变一个镇
榆树市弓棚镇位于榆树市西北27公里处,坐落于长春、吉林、哈尔滨大三角和榆树、扶余、双城小三角中心,处于上述三城市组成的大三角和榆树、扶余、双城三县市组成的小三角中心,交通便利,区域凸显,商贾云集;弓棚镇先后被确定为吉林省中部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国家级新农作制技术推广单位,国家“863”计划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吉林省“十强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省市县三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先后获得省“六好标兵党委”、长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榆树市“标兵党委”等荣誉称号。经过弓棚镇人民多年来不断地努力奋斗,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弓棚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名镇、牧业大镇、蔬菜强镇、商贸重镇。
实践团成员走进弓棚镇,精致的街头微景观映入眼帘,凸显小镇特色,孕育丰厚的文化内涵。镇容焕发新颜,魅力小城风采尽展,构成镇区最美风景线。弓棚镇是榆树市唯一被确定为吉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实践团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深入探索“美化乡村”的丰富内涵,感受乡村振兴新面貌。
实践团成员们随后又跟随着村支书前往西红柿种植大棚进行实践活动。在大棚中,成员们在村支书的讲解下了解到了西红柿的生长习性,扩大了乡村振兴的知识范围。在大棚中,成员们还进行了除草活动,为农户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随着乡村振兴的建设,大大改变了乡村面容面貌,提高了宜居环境,用实际行动和建设来彰显农村的发展。
实践团还参观了弓棚镇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解到弓棚村还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大田种植、大豆加工、鸡鸭鹅雏孵化、散煤销售等经济形式,实现村民增收增益。
从个个大棚走向致富之路
“全村大棚有多少?整个北沟都是棚!”一句玩笑话道出了北沟村棚膜产业发展特色。第二站,实践团来到了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蔬菜大棚,这里是榆树市现代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年收获季,前来订购蔬菜的客商络绎不绝,一车车北沟蔬菜被冠以品牌之名,销往全国各地。近些年,北沟村棚膜产业呈井喷式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
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是榆树市重要的棚膜蔬菜产业基地,全村棚膜蔬菜种植面积470公顷,占全部耕地的42%,有7个蔬菜标准园,共有大棚1061栋,日光温室32栋,户均拥有1.5栋。每年,前来订购蔬菜的客商络绎不绝,一车车北沟蔬菜被冠以品牌之名,销往全国各地。旅游、采摘、销售……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实现了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的精彩嬗变。
实践团在北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北沟村发展振兴的历程,了解到北沟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体会到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建设“绿色粮仓,大美榆树”为目标,积极推进组织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人才振兴,建立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三产融合、推动县域突破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站在北沟村蔬菜基地观景台上,看向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应科青年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这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投入时代的潮流之中来,大展手脚,发光发热,为祖国乡村振兴的事业做出贡献,以青春之小我激荡起时代的风帆,以拳拳赤子之心贡献出青春力量与汗水。
“踏入番茄园,绿意盎然中感受自然馈赠。实践之中,领悟现代农业之魅力,见证番茄生长之奇妙旅程,体会培养过程中的有趣事件,此行,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启迪。探访中国北方蔬菜基地,广袤田野间见证农业之基。实践学习,领略现代农业技术之精髓。我们一直在前进!”实践队员万麒圣说到。对于青年人而言,这次行程意义非凡。它让我们懂得,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团队协作、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乡村建设中至关重要。每一个成功的乡村振兴项目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文/盛乐轩、吴凡;图/董紫荆、万麒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