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融合 赋能未来】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 中国网
2024-08-19 14: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5日,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IEEE 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中国)、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来自电网、发电、电力建设等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科研院所及产业单位代表共计600余人出席线下会议。截止发稿前,30万余人次观看大会图片直播。

大会以“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设置数字化智能化主旨大会、六场专题会议、五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案例路演及创新成果展示交流研讨等多个精彩环节,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要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先进通信技术、物联网、智能感知、感存算一体化等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势,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数字生态构建,发挥数智赋能赋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分公司、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协办,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电力传感和智能分析专业委员会、EPTC电力信息通信专家工作委员会、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承办。

数字化智能化主旨大会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建明作大会致辞。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能源研究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研究、咨询、交流、服务的平台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会员单位,服务能源领域科技工作者。同时,期待信通专委会等分支机构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研究会平台资源,积极开展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为能源科技创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中国委员会D2专委会秘书长刘建明在致辞中提到,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需要更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做支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绿色发展和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信息通信已经成为驱动电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电力信息通信的新质生产力,依托强大的“电力+智力+算力”,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先进光通信等技术为手段,不断提升电力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fgOTN是SDH演进的下一代标准,对建设高可靠、高效率、高安全的面向未来的电力通信网至关重要。以fgOTN为代表的电力通信新技术,建设主配一体的电力通信专网是未来的方向。

上午主旨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向荣,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原司长苑舜共同主持。

IEEE PES候任主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钟志勇作了题为“智能电网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的新机遇与挑战 Advancements in Smart Grid Technolog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ith AI and Digital Twins”的报告,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电力功率预测、设备状态监测、电网状态估计、电网运行调度和电网稳定控制等五个关键方向的应用,强调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优化电网运行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作用,剖析了智能电网所面临的挑战,并对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尖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副主任王磊作了题为“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全环节广泛互联互通、全局协同计算、全域在线透明和智能友好互动的关键所在。报告中分享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方面的诸多实践和成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重点开展提升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电网多元负荷承载和灵活互动能力、提升业务质效水平、提升电网安全供电保障能力等方面工作,赋能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鹏作了题为“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报告,阐述了南方电网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南方电网通过构建国产化人工智能平台、自研AI飞轮机制、算力与算法管理,以及大模型“大瓦特”的研发,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同时,通过产业链赋能、行业生态构建,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展望未来,南方电网将继续深入推进电算协同,构建能源AI生态服务商,为国家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战略做好支撑。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孙岗作了题为“‘电’‘通’融合,‘数’‘智’赋能:打造山东智慧电力通信网创新实践”的报告,明确了国网山东电力通信网发展目标,即实现“全区域覆盖、全业务接入、全场景支撑”,报告分享了通过融合前沿通信技术,在通信传输网建强、配电通信网提升、通信数智化升级等方面工作成果。国网山东电力将继续以智慧电力通信网建设为出发点,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全员、全域、全速创新,全方位推动科技产业化,多途径“盘活”科技成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为打造新一代智慧电力通信网、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数据资源处经理闫计栋作了题为“‘智’赋能源,‘数’聚变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作实践”的报告,总结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在AI及大数据管理中的典型实践与成果,介绍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门户,有效实现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提升了数据利用率和决策效率。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应用,为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力数字化军团副总裁、CTO、首席数字化转型官夏文波作了题为“数智赋能感通算控助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报告,提出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的两大挑战,横向是实现全网“一体化”电力电量平衡与系统稳定,纵向实现各电压等级“一体化”运行管控与配网自愈。报告中结合行业实践分别从“电鸿感知、G5通信、AI计算、运行智控”四维度提出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信通研究院(研发中心)总监赵光作了题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通信创新应用:空天地一体化通导遥融合化应用”的报告,深入剖析了空天地一体化与通导遥融合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从应用角度出发,重点介绍星地基融合高精度定位、低轨卫星大带宽互联、空天多制式融合遥感等技术在提升电网感知、传输、计算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为电力通信技术领域的探索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启发。

下午的主旨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陈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所长郭经红共同主持。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蒲天骄作了题为“基于电力物联网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报告,解析了电力物联网“采-传-存-用”关键技术和数据机理融合方法。介绍了电力物联网在故障诊断、源网荷储智能调控、综合能源协同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并对基于电力物联网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重点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线能源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杨新峰作了题为“星河AI电力网络,构筑电力智能化发展的通信基座”的报告,表示面对电力智能化发展诉求,华为推出星河AI电力网络解决方案,涵盖星河AI数据中心网络、智能IPv6+电力数据网、智能电力SPN传输网、智慧变电站网络、智能配电电IP通信网、智慧发电网络和星河AI电力网络安全在内的7大子方案,全面覆盖“发、输、变、配、调”等电力场景,实现“算力、体验、安全、运维”四大升级,让“比特驱动瓦特”,为电力智能化发展构筑坚实的通信网络基座。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所长郭经红作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的报告,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特征与智能感知需求,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电力传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分享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布局和标准化工作,客观指出了电力传感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永刚作了题为“数聚·智启,新一代企业数字核心系统赋能赋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报告,解读了数据要素和AI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革新作用,分享了新一代企业数字核心系统(DAP)在电力企业中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全栈AI、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为电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支撑。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科协秘书长岳顺民作了题为“基于‘电碳’看‘双碳’”的报告,阐述了碳核算的背景,介绍了“以电算碳”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碳核算体系中的优势,展示了全域碳监测方法在能源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专家刘德林作了题为“电网企业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和运营实践”的报告,分享了电网企业数据安全建设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在推动数据安全与业务系统协同防护,以及提升运营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策略,为电网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创新解决方案。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张俊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电力系统数智化应用前沿”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及其发展现状。结合电力系统的分析预测、调度控制、智能运维和数字化运营等关键环节,展示了大模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和实践路径。

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博导惠红勋作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建筑负荷参与城市电网互动调控技术研究”的报告,全面介绍了大湾区负荷互动调控技术,提出通过构建虚拟电厂聚合需求侧资源,实现电网供需互动的创新方案,有效提升了电网的灵活性和低碳高效运行的能力。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禹国印作了《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导则》团体标准宣贯,并对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表示,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更为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

最后,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张蕾公布了“2024年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案例征集情况及结果”,现场宣读了拟推荐案例名单。本次案例征集工作于2024年3月启动,共征集到来自292个单位及部门的569篇案例,覆盖数字化转型、通信、AI、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关键电力领域,呈现出多领域、多方位、多层次的特点,是开展数字技术案例征集工作至今,征集规模最大、参与企业最多、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一次。本次案例征集旨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的成功召开为业界人士提供一个开放共建、合作共享、互利互赢的交流平台,旨在搭建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链,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风采

大会特设数字技术成果示范宣传交流区,通过案例路演、方案展示、现场研讨、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共享实践经验,启迪发展思路,搭建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链,展现电力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共享实践经验,启迪发展思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