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中国电信服贸会上解锁生活更多“未来感”

来源: 中国网
2024-09-12 1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我们的未来生活会有怎样的可能?中国电信南北两大智算万卡池联动,早已带你进入“2毫秒算力服务圈”。

自动驾驶时,车辆根据路况在2毫秒内迅速作出反应,安全性大大提升。

远程手术中,2毫秒内的延迟可减少操作误差,远程控制更精准。

游戏开黑时,2毫秒内的延迟让游戏过程更加流畅,创造更多“神话”······

9月12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这场盛会上,中国电信通过AI、算力等技术与文化深度碰撞融合,充分展示了其在智算、光网通信、智慧文旅、智慧教育等领域的耀眼成果。现场想象力满满的创新应用,展示焕发着数字“生机”,仿佛置身未来世界,吸引了现场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并直呼过瘾。

云桥接南北万卡联动 “算”出京津冀新生态

“去年开始,算力就一直霸屏,想来了解下跟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联。”“现场算力参展企业占了一大半,这个氛围无形中让我感觉算力很重要。”“想看看未来算力发展的新方向。”今年服贸会上,算力依然是众多企业与用户热切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电信智算万卡池展区,北京电信政企客户事业群总经理张云鹏介绍,为了全面落实北京市算力走廊的规划,更好地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算力的发展大局,北京电信精心打造了南、北两大智算节点。

“我们在南部京津冀数据中心建设的超大规模异构算力池,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高吞吐量和更高的灵活性,非常适用于需要大量并行处理的任务,如深度学习训练、大规模数据分析、科学计算等。”张云鹏说道。“我们在北京打造了2毫秒算力服务圈,现在的算力资源可以有效满足京津冀地区的算力需求。”

北京电信南北两大智算节点的协同联动,为京津冀用户数字生活,推动生物科研、保险、无人驾驶等众多行业数字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力量,也为整个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FTTR光网+AI通信 数智生活带来“松弛感”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数字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在数智生活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FTTR光网、量子密信、视频彩铃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未来感”的数字生活慢慢具象化。

其中,FTTR光网通过光纤到房间的技术,实现了全屋千兆光网络无死角覆盖,满足了智能家居、高清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高带宽需求的应用。智能家居还能变身“生活管家”,根据指令提供个性化服务,给数智家居生活满满的“松弛感”。

量子密信则基于量子真随机密钥技术,利用了量子态不可克隆性和量子纠缠等特性,实现安全的信息交换,为通话、视频、文件等业务数据提供加密保护,确保通信安全。“量子密信为通信数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尽管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它代表着未来通信安全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保护通信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场解说人员介绍。

此外,AI+天翼云盘、直连卫星手机、AI视频彩铃等产品的展示,也让现场观众惊喜感叹,数字生活就在我们面前。

数字技术碰撞智慧文旅 旅游轻松“穿越古今”

当云网与AI、大数据融合,点一点手机,你就拥有了“专属导游”“专属客服”;当5G与元宇宙融合,你可以“穿越”到八百年前的大运河两岸,看到当时的市井生活,感受当时的商贸与文化繁荣盛况。

在智慧文旅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包括故宫智能客服、电信博物馆文博讲解大模型以及大运河模型等在内的亮点应用,让观众看到旅游的新模式和服务形态。

工作人员介绍,故宫智能客服项目通过集语音、云网、AI和大数据于一体的智能游客咨询服务平台,为故宫博物院提供了热线、人工座席、呼叫中心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游客咨询体验及满意度。

电信博物馆文博讲解大模型,搭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支持语音、拍照、文字等多种交互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智能、便捷的讲解服务;大运河模型项目则利用5G与元宇宙技术,将大运河北京段八百年历史进行复现,让游客能够沉浸式体验大运河的古今文化对比与变迁。

通过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未来的旅游将不再局限于表面的观光,而是能够带领游客深入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

中国电信首次在服贸会上展示其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当AR、大数据与体育课相遇,运动变得更加科学又有趣。从跑步时的正确摆臂,到投篮时的发力重点,现场体验一堂充分运用了AI体测技术的智慧体育课。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让越来越多同学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本次服贸会,更多用户看到了中国电信AI、智算、云网等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感受到了更加便捷、智能、高效的数智生活已无处不在。期待未来中国电信会继续给用户带来更多惊喜。(供稿人:京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