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人类命运:制度治理》新书首发式北京专场在大有书馆举行。
据了解,《人类命运:制度治理》出版发行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是王晶继《人类命运:治理简史》后的又一全新力作,全书近18万字,共分五章。
王晶表示,创作《人类命运:制度治理》,是希望人们从书中洞悉人类世界发展逻辑和规律的真相,看懂人类社会跌宕起伏、人类命运走向以及终极目标所在,从而共同找到人类走向光明之“道”的源头。
谈创作初心:
帮助自己也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您是连续5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白手起家参与创办两家高科技上市企业,同时还是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什么却一直围绕‘人类命运’写书呢?”
现场,有读者朋友好奇地提出疑问,王晶表示,无论是创作《人类命运:治理简史》《人类命运:制度治理》,还是总策划、总主编《新时代新思想论丛》22本,其思考的源点始终围绕着“人类命运”。“如果我们不知道历史,我们有资格评价现在吗?如果我们看不清现在,我们有能力畅想未来吗?如果我们不预见未来,又如何看懂真实的当下?”王晶在现场提出三问,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今天的人类茫然且盲目地生活在混沌世界,如果我们看不清、看不明、看不懂、看不透、看不真,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王晶始终在思考如何帮助人们在这个浮躁迷茫的时代里、纷繁复杂局势中、动荡不安的世界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人类社会兴衰的底层逻辑和深层原因真正地的写实、写深、写透。
《人类命运:制度治理》呈现4个特点:一是源头,即透过现象,追根溯源,看到本质;二是全面,即纵观古今,放眼全球,包容宇宙;三是体系,即博采众长,传承创新,思想大成;四是规律,即发展规律,洞悉真相,底层逻辑。
王晶总结道,写《人类命运:治理简史》是为了找到人类社会发展兴衰的原因,出发点是全球治理。今天的世界是资本主义主导的,那么全球治理何去何从?
写《人类命运:制度治理》是为了深入剖析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制度能否真正解决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以及未来的路在何方。
由王晶总策划、总主编的《新时代新思想论丛》22本书同样是聚焦中国家治理的实践对“人类命运”的贡献,凝练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智慧。
谈本书内容:
引导人们看清过去、当下和未来
《人类命运:制度治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黑暗中世纪”;第二章“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章“由兴至衰的民族历史阴影”;第四章“开天辟地之大事变:先进政党的诞生”;第五章“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创新”。
其中,前三章分别从距今已十分久远的历史入手,这引起现场读者的好奇。
对此,王晶解释道,她正是通过把时段化、碎片化、片段化、表象化的历史见闻通过体系化逻辑的构建,才能引导人们看清过去、当下和未来。
之所以谈黑暗中世纪,是为追溯西方文明的起源,深挖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因。中世纪的千年历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前车之鉴,也蕴含着有助于未来治理发展的丰富智慧;之所以剖析资本主义,是因资本主义时代奠基了西方社会制度以及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秩序的框架,西方国家抢占了进入工业文明先机,实现了此起彼伏的大国崛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固有的弊端不断显现和加重。唯有跳出资本逻辑,突破固有的西化思维的束缚,全球治理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之所以写中华民族兴衰史,是因中华文明曾长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但在近代由于现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政策失误、制度偏差,陷入落后挨打的屈辱局面,错失了整个工业时代的开端。
“现下时代跃迁与之何其相似!”王晶说,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在如今清晰地看到,当世界正处于工业文明迈向数字文明的颠覆性变革,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还秉持旧的思维,不进行治理模式的深度创新、不进行政策和制度的深度变革,也将错失新时代,再强大的国家也会灭亡。
谈写作目标:
唤醒人类灵魂,关注人类命运
首发式上,王晶将全书每章内容凝结创作成诗歌,以精炼的语言,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人类命运:制度治理》逻辑体系、思想精髓以及精神内核。
比如,在第四章“开天辟地之大事变:先进政党的诞生”的诗歌中,王晶高度概括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阶段:革命党、执政党、使命党、人类党。
王晶表示,今天的世界期待一个全新的“觉醒时代”,不是从蒙昧无知中醒来,不是从自我狭隘中醒来,也不是寥寥可数的群体醒来,而是呼唤着从理性觉醒到灵性觉醒、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人类、从群体觉醒到整体觉醒。
因此,王晶提出,《人类命运:制度治理》的受众是“人世间的你我他”,正是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人类中的一员。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人类命运最终将决定人的个体命运。”王晶说,如果人类整体命运没有未来,谈何民族命运,谈何组织命运,又谈何个人命运?
为此,《人类命运:制度治理》正是抛砖引玉,仿佛混沌中的一声呐喊呼唤,让人们先明后觉、再思再想,最终能逐步觉醒,唤醒人类灵魂,关注人类命运。
清华大学中国公共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原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苏世民书院院长王有强教授现场发言,他从“专精特新”四个维度,深刻阐述了对王晶女士著作感悟:“专”体现在王晶女士对主题的专注态度、专题选择的精准性以及专业研究的深度;“精”则涵盖了研究过程的精细、论述的精准以及表达形式的精彩,特别是以诗词形式总结章节内容,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特”则是指王晶女士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思想、鲜明特色以及个人特质的展现,使得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则代表着作品在视角、思考与观点上的全面创新,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