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同仁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批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10-16 17:13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10-16 17: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昆明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叶金善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了全国首批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即:QDOT   MICRO)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这例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了优质领先的治疗技术,为医院在房颤疾病领域的高质化和精准化治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更彰显了医院始终以创新突破为引擎,引领房颤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承诺。

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其整体发病人数已占全社会人口的2%~4%,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人,房颤发生率已高达10%以上,   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导管消融术当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介入技术,确保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65岁的患者,平日的生活中受心房颤动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由于病情复杂,药物抗凝效果不佳,经过多轮检查和仔细评估,叶金善主任决定采用业内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款最新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这一款射频消融导管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可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同时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智能自适应调节功率和盐水灌注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心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可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此外,该款产品将盐水灌注孔增加到了66个,可提高灌注效率、降低心脏负荷,有助于心衰患者的房颤消融。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全球首款双消融模式压力导管,QDOT  MICRO可通过QMODE和QMODE+模式(超高功率90W消融,单点放电仅需4秒)的随心切换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作为全新消融技术的率先使用者之一,叶金善主任在术后表示:“不断的消融技术的进步,让房颤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进一步提升,QDOT导管作为射频消融领域最先进的导管,在能够做到超高功率消融大大提升手术效率的同时,在保障安全性方面也更智能,更出色,是房颤治疗领域非常好的工具。”

前沿新技术的丰富,也助力科室打造省内创新型特色技术中心。昆明同仁医院作为省内唯一民营综合性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射频消融低零射线治疗、复杂性心律失常高精密度标测均于前列。超高功率消融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科室在房颤诊疗领域技术覆盖,引领房颤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万千房颤患者亟待满足的多元化健康需求,期待昆明同仁医院在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上持续研究和探索,将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升房颤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在增进百姓健康福祉的同时,更助力“健康中国”早日到来。

编辑:rwzh4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