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泾园北社区:“三心”聚力 焕发商居共治“新活力”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10-24 11:43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10-24 11: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商业街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泾园北社区党委以书记攻坚项目为切入点,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商圈,积极探索“1+1+N”商圈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社区治理与商圈建设双向融合,积极链接多方主体“同台搭戏”,为辖区商业街融合发展赋能添力。

组织建设强核心 扩展商居治理“主力军”

临芳苑四区的商业街共有11间商铺,其商铺的经营业态涉及超市、快递站及餐饮店等多个方面,因为建造时间久远、商业形态问题等,导致商业街出现环境脏乱、设施老化、车辆乱停等情况。为有效管理商铺环境安全问题,社区解锁“1+1+N”治理模式,即1个党组织+1个物业+N个社会力量,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参与,联动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派出所、“红色管家”志愿者、网格员、共建单位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N个力量,打造密切配合、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区域性党建网络。因为商铺租户大多来自外地,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不强,前期,社区发挥党员、“红色管家”志愿者、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挨家挨户对商户进行宣传教育,劝导清理门前杂物,督促货物在店内经营,并取得他们的认同。在集中整治阶段,为确保此项工作见实有效,社区在物业参与的基础上,积极与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派出所等部门联建对接,携手开展治理工作。

搭建平台聚众心 倾听商居共治“好声音”

依托商户微信群、红色管家平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线上+线下”双向沟通协调机制,驾起社区党组织与商圈的沟通桥梁。在沿街商铺周边打造“商居共建驿站”,以阵地为载体系牢“社区—商户—居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同时,由社区“两委”班子定期轮值,结合商户需求,配备志愿者提供问题反馈、商居便民、宣传推介、招租招聘公告等常态化服务。针对商业街改造,社区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日常收集到的商户需求和居民意见,根据“轻重缓急”归类整理、走访调研,并定期牵头商户代表、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建单位等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治理难题。通过议事会机制,社区不仅搭建了一个与商户沟通协商的平台,更征集了商业街综合提升意见建议,为有序的商业街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攻克难题持匠心  筑造商居环境“强地基”

泾园北社区梳理制定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主动攻坚克难,下大功夫治理“顽疾”,聚焦商业街管理“疑难杂症”,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绣花”功夫“对症下药”,以责任担当强力破解商业街管理难题,切实守护商业街“颜值”。

截至目前,社区联合城管、物业对走廊店外店总计开展5次集中整治,共整治30余处乱堆乱放;为进一步规范商户合理经营,社区积极探索“线”性管理,让商户有“线”规范经营,通过在店铺门前统一划设11处黄线,允许商户在黄线内经营,既满足了商户经营需求,又避免占用通道造成不良影响;对商铺外墙杂乱分布的飞线进行重新排布规整,总计规整飞线30余处;针对店铺所在公建房存在消防安全通道不畅的问题,现东西向安全通道已全面打通,有效提升了商业街安全系数;规划增设12处电动汽车充电桩。

目前,临芳苑四区商业街治理已初见成效,商户的文明经营意识得到了增强,有效改善了环境脏乱差、商铺占道经营的现象。下一步,泾园北社区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商圈治理创新路径,加强监督管理,及时收集商户、居民的意见与建议,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商业圈。

编辑:rwzh4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