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迹板板:全国首个嗅觉艺术双个展,引领嗅觉艺术新风尚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11-08 11:10
2024-11-08 11: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嗅迹板板:全国首个嗅觉艺术双个展,引领嗅觉艺术新风尚2024-11-07 11:25:45.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嗅迹板板」嗅觉艺术展,于2024年10月26日于上海之白露MUSK嗅觉艺术空间内开幕,由艺术家smug huker与酸橙绿携手呈现,当日展览开幕便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成为近日嗅觉艺术圈的一大亮点。此次国内首个嗅觉艺术双人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嗅觉艺术这一小众领域在中国的崭新起点。

本次嗅觉艺术展地点位于上海长宁区新华路365弄园区6号的MUSK嗅觉艺术空间,展出内容包括艺术家Smug Huker的两个嗅觉艺术装置作品,以及艺术家酸橙绿的20幅肖像画作品。其中艺术家酸橙绿的作品是联手之白露嗅觉博物馆特邀调香师旭翔联合创作的11款肖像画对应气味,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气味奇境探索空间。

关于酸橙绿的作品,他谈论到:肖像画,听上去好像碗里的谷子,既有着没有去壳的“原始新鲜”,又有着难以下咽的“老气”。比如古人所谓的“肖像”是不肖子弟的负向词汇:不肖就是不像,不像自己的父祖;不能承袭祖先的事业,所谓背离即为不肖。因之,传统的肖像画一定要“肖”要“像“,要明示后人一种具象“范式”,并以此为依托,使得家族历史的单向时间轴得到严肃的延伸。然而,今日的肖像反而是不肖,不肖即是不屑,不屑于自我的藩篱界限。

在“天堂暴击”这个艺术作品上艺术家融合了雕塑、声音、气味的元素从圣经故事里的巴别塔和地下音乐场景隐秘温暖的“拥抱”中汲取灵感。艺术家在创作中表达他的深入思考:你们聚集在这里时有一个目的,还是完全没有目的?毕竟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理由才能进入一个空间、才能与任何人在一起,才能做某件事?最终,我们发现自己进入了同一个地方、分享了同样的命运、做着同样的事,与同样的生物们——是无所不用其极还是无所措手。

空气中还萦绕着啤酒的味道,这种味道跨越国界和背景,被许多人所接受。

而另一个关于二手烟的装置灵感来源于日常社交场合中。在日常生活中烟民们似乎总能够以一种“气味霸权”,迫使不吸烟者在与大家共享空气的同时一起共享了二手烟。这样被动吸烟的结局也会导致人体表面和衣物家具上充满许多的三手烟。如今我们将它生产成为一种香水,供每一位“空气难民”自保:我每天都用这款香水(请不要在我面前抽烟了)。以此来讽刺社会中很多的隐形「规则」。

艺术家还透露说:“我每天都用这款香水。观众可在现场试用这款香水。”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