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声技术权威解读!itc保伦股份“沉浸声技术专题讲座”行业公开课重磅上线!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2024-11-08 17:05
2024-11-08 1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究竟什么是沉浸声技术?一起来看看权威专家解读。

10月30日,以“沉浸式扩声综述与itc技术对策”为主题的itc行业公开课——沉浸声技术专题讲座在itc视频号重磅上线!本次公开课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指导,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itc保伦股份”)承办,特邀北京工业大学剧场设计与舞台技术研究所博士李国棋与itc保伦股份声学部总监何力争,共话沉浸式扩声技术!

本次发布会效果显著,itc视频号与演艺设备技术协会、CA001新视听、数字音视工程网、21db、视听至前线等行业媒体同步直播,超70000人参与了本次公开课,点赞超30万!

沉浸声技术权威解读

专家介绍

李国棋博士是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建筑系剧场设计与舞台技术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及硕士生导师,曾历经20年参加了国家大剧院建设的全过程,近10多年来又参与了100多座剧场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剧场“建、管、用”的经验。

何力争是国家高级音响调音师、专业扩声系统高级工程师,国家音响调音员职业技能标准开发专家。在他的带领下,itc声学团队不断突破创新,成功自主研发了itc沉浸声系统技术和itc卓越演出系统技术与应用,助力众多剧场剧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音频技术经历了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环绕声再到沉浸声的飞跃式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沉浸声系统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听觉时代,此次,itc特邀行业权威专家,通过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模式,带您领略沉浸声技术的独特魅力!

畅谈沉浸声技术发展史

公开课上,李国棋博士结合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术造诣,围绕国家大剧院多通道扩声技术、沉浸声音响技术、沉浸式扩声系统构成等方面,展开了通俗易懂且深入细致的讲解。

李国棋博士首先以其亲自参与的国家大剧院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详细解构了多通道扩声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其后,李国棋博士通过对沉浸声发展历程的系统介绍,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沉浸声技术的本质。他指出,沉浸声是在听者上方添加了第三维度的高度声音,是环绕声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沉浸声是以二维平面环绕声5.1ch/7.1ch为基础,逐步演进至三维空间沉浸声,为听众带来了更为立体、逼真的听觉体验。

最后李国棋博士还详细讲解了沉浸式扩声系统的构成及其面临的挑战。他总结指出,沉浸声扩声技术在剧目中的大胆尝试和应用,在某些剧目中获得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在放大声音,声音平衡,修饰声音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声像定位、混响可变等功能,使得艺术效果更逼真。未来期待着更为完善的沉浸式扩声系统的声音效果、沉浸声调音台的新登场!

itc沉浸声系统技术分享

公开课上,itc声学部总监何力争首先带来了湛江科技学院音乐厅沉浸声建设的实例,采用inside沉浸声技术实现沉浸声演出与灯光自动追踪。

沉浸声对于扬声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每一组音箱都覆盖所有观众席,观众席才能真正体验到沉浸声效果。何力争总监带来itc沉浸声扬声器——KS系列卓越演出音箱的推荐和亮点分析。同时还分享了itc inside沉浸声系统的技术应用,声音采用定位追踪+沉浸声音频运算进行声音全息处理,通过ART-NET协议直接与摇头光束灯连接进行灯光自动追踪,实现声随人动、所见即所听、光影随行的沉浸式体验。

沉浸声未来大有可为

公开课最后,李国棋博士、何力争总监分别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于沉浸声的出路在哪里的提问,李国棋博士提到,沉浸声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空间,能够发挥我们音响设备的娱乐价值,更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建筑声学问题,所以未来沉浸声的发展前景广阔。

如何让观众在现场之外体验沉浸声效果?李国棋博士表示,随着“云剧场”技术的发展,未来观演模式、观演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可能通过云、网络,将现场声音带到手机上。何力争总监也表示,“云剧场”正在进行之中,相信未来通过沉浸声技术、多通道环绕技术等,带上耳机也可以感知声音位置变换,沉浸声目标的实时移动,在手机端也能体验沉浸声的感受。

作为行业的领航者,itc保伦股份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剧院演出品质的提升和观众观演体验的飞跃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未来,itc将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实现自身技术的创新超越,借助国产化声光电视讯产品,努力提升各领域视听体验,推动声光电视讯产业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