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是一个令人着迷却又难以定义的职业。建筑师既是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又是项目的策划者,需要兼顾美学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因素。建筑,这门现实的艺术,涵盖了天文、地理、社会、文化等多重领域的交汇。申欣然,来自纽约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Perkins Eastman,是一位屡获殊荣的建筑设计师。我们有幸通过她的一系列获奖作品,探寻她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申欣然出生于上海,在这座拥有丰富历史与建筑风格的城市中成长,耳濡目染中培养了对建筑的深厚兴趣。她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建筑学本科学位,并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她是美国绿色建筑认证专家(LEED AP BD+C)和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会员,曾就职于Gensler、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世界知名设计公司。如今,申欣然就职于Perkins Eastman的纽约总部,为多个国际项目注入了独到的设计视角与创新理念。
在家乡上海见证了全球多元建筑的兴衰变迁后,申欣然深信,虽然建筑是一种有型而固定的艺术,但它应当反映出周边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她提到,“随着社会价值观从物质主义转向非物质主义,建筑设计也应随之转变。”对她而言,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始终是设计的核心要素。
申欣然作为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Perkins Eastman的建筑设计师,参与了苏州荟同学校的设计。在设计中融入苏州传统建筑的细节,通过细致的立面设计,赋予建筑现代化的苏州风貌,以此致敬苏州的文化底蕴。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她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设计创新,使这座校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国际化都市纽约,申欣然参与了多个建筑项目,其中包括纽约唯一赌场——Resorts World Casino Phase II的五十亿美元扩建计划。这个项目旨在将赌场面积扩展至三十五万平方英尺,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赌场之一。申欣然在项目中负责城市分区分析,以确保设计既具有创新性,又能与城市规划和谐共存。她在Crockfords酒店的扩建、娱乐设施、餐饮和商场的室内设计中展现了专业的空间处理能力。云顶世界二期项目在设计上大胆创新,将大量绿色植被引入建筑之中,打造了一个大型的室内花园,使公众在赌场内也能享受自然环境的宁静。此外,为了最大化利用自然光,该项目采用了广泛的玻璃幕墙设计,不仅有效减少了能耗,还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片难得的绿色景观。同时,建筑的非公共区域覆盖了大量植被外墙,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使这座现代建筑成为纽约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申欣然的作品屡次获得认可。在Buildner组织的“Yoga House in the Bog”竞赛中,她的设计作品“于沼泽之上”入围最终名单。这个瑜伽小屋悬浮于沼泽之上,以最小的环境影响为设计出发点,允许使用者在自然中呼吸、睡眠和冥想。小屋设计灵活多变,创造出多个庭院,能够让每个房间与自然环境无缝连接,带来独特的空间体验。其环保设计包括可预制的模块化结构、倾斜屋顶以收集雨水、架空结构以最小化对森林的干扰并实现自然通风,便于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在Buildner主办的“Workplace Reimagined”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申欣然以其创新项目“变化的空间”脱颖而出,荣获了Buildner可持续发展奖。这一设计从全球资源短缺和未来空间需求的不确定性出发,为应对现代办公环境的挑战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赢得了业内专家的广泛赞誉。项目灵感来源于新冠疫情对高密度城市办公模式的深刻影响。疫情的冲击使传统办公市场急剧降温,人们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业主在选择办公场所时不再仅关注地理位置和成本,空间的可持续性、人性化设计以及对新兴技术的适配能力成为新的关键因素。申欣然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通过一个灵活、模块化的设计系统为办公空间提供了全新的定义。“变化的空间”项目核心在于其可复制的模块化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资源可用性灵活调整。这一设计不仅通过模块化结构大幅提升了建筑的适应性与扩展性,还将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融入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使建筑材料得以重复使用,减少浪费,同时显著降低碳排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设计理念并不仅仅停留在环境保护的层面,而是将建筑可持续性与用户体验深度结合。模块化系统为办公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同时提升了空间的宜居性与生产力。通过这一项目,申欣然展现了建筑设计如何在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同时,为未来的办公模式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树立了行业的新标杆。
在Non-Architecture组织的“冥想屋顶”竞赛中,申欣然设计了“立方空间”,荣获荣誉奖。她的设计以1.5x1.5英尺的立方体模块为基础,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组合,构成冥想空间、露天剧场等多功能结构,营造出仿生态的冥想环境,同时也能作为城市农场的框架,展示了建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申欣然在历史建筑保护的国际建筑设计舞台上也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她参与了Young Architects Competitions(YAC)的“艺术教堂”(Art Cathedral)竞赛,并荣获荣誉奖。在这一项目中,她以独特的设计手法为爱尔兰凯尔斯修道院的古墙遗址赋予了新的活力。通过修复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群,她大胆地在教堂中心设置了艺术家的创作与居住空间。她的设计巧妙融合了现代艺术与历史遗址,使这一古老场所焕然一新,成为文化与艺术交汇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象征与旅游目的地。
在另一场备受瞩目的YAC竞赛“表演绿洲“Performing Oasis”中,申欣然的作品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决赛。她的设计方案“和谐绿洲:西瓦的文化复苏”汲取了埃及西瓦绿洲的深厚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她以创新的视角,设计了一座融入沙利废墟的表演艺术中心,同时为当地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意。这一项目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西瓦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美学融为一体,打造出一座既尊重历史又充满未来感的艺术地标。申欣然的作品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承载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畅想。
申欣然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对传统的致敬,同时充满对未来的探索。她的创作不仅关注当前的建筑需求,更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建筑为媒介,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带来积极影响。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