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持续发挥“区港联动”优势效应 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来源:中国网    2024-11-29 17:52
来源: 中国网
2024-11-29 17: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8日,一批由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发运的进口亚麻籽原料通过“区港联动”模式陆续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内通关,并进行保税加工,标志着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区港联动”模式下的首单保税加工业务正式落地。此次通关的进口亚麻籽原料由园区企业内蒙古晨广粮油有限公司申报,共37个标准集装箱,货重1053吨,货值450万元,该单业务首次通过“海陆联运”方式运输,成功实现综合保税区保税优势与“区港联动”便捷通道的无缝对接,赋能呼和浩特市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通过集装箱海陆联运的优势在于充分融合了水运成本低廉、满足不同地区需求、减少货损风险、利用公路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特点,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园区企业只需要面对“一个海陆联运经营公司”,“一次委托”,签订“一份合同”,购买“一次保险”,出具“一张单证”,按照“一个费率计费”,完成“一次结算”。能够实现点对点精准解决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物流整体效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外贸经济降本增效。

自去年8月,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与天津港结合本地货源市场和政策支持,共同打造了“区港联动”的物流服务平台,为呼和浩特市外贸企业提供“海铁联运+内陆保税+内陆箱管”的物流服务方案,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提升整体运输效率,推动海铁联运和内陆保税业务发展。同时,综合保税区持续在建平台、促开放上做足文章,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成功开运“天津港-呼和浩特”进口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促进更多呼和浩特外贸货物实现本地化通关。截至目前,综合保税区“区港联动”业务完成进出口额近6600万元,累计到发集装箱520个,运输货品涉及农作物、生物制药等种类,当前,“区港联动”模式成效显著,对于促进呼和浩特市进出口贸易回流,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持续聚焦“区港联动”优势发展,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多港联动格局,更好提升物流供应链驱动力、提高新兴产业链竞争力,在壮大开放主体、完善开放平台、拓展开放通道、优化开放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综合保税区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我市国际贸易便利化和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水平迈入新赛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