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之际,喜马拉雅携手鲸鸿动能解密“轻松入眠”密码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5-03-25 17:17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5-03-25 17: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世界睡眠日之际,喜马拉雅携手鲸鸿动能解密“轻松入眠”密码

时间:2025-03-25 09:24:03 来源:消费日报网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之际,喜马拉雅受邀参与由基于鸿蒙生态的全场景智慧营销平台鲸鸿动能主办的“鲸眠计划·漫游深睡星系”睡眠健康共创沙龙。作为国民“睡前听第一入口”,喜马拉雅用通过多元化音频内容+场景化音效技术帮助海量用户轻松入眠。

沙龙在华为旗舰店·上海南京东路举行,汇聚众多睡眠场景行业伙伴。喜马拉雅品牌市场与公关部负责人穆璐、光明乳业研究院研究员龙飏丹玉博士、瑞思迈亚太区商务负责人刘丁,新民周刊医疗健康领域资深记者黄祺等人共聚一堂,与消费者共同还原睡前、睡中、睡后场景,探究营养、情绪、呼吸、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科学的改善方式,打造睡眠健康领域“技术+内容+服务”的沉浸式共创范本。

破局“情绪性失眠”,音频成关键

沙龙期间,喜马拉雅品牌市场与公关部负责人穆璐带来了“让情绪安宁,听好梦降临”的演讲。其指出,2024年国民对“健康”的定义更加多元,对于健康的定义从“有病有痛”升级到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作息规律,情绪稳定等多方面的关注,其中95%的受访者表示,最近1年有过健康困扰,睡眠问题与情绪问题成为主要影响健康的因素。“负面情绪”与“失眠”相互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根据喜马拉雅携手慕思集团、中国睡眠研究会、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24情绪与健康睡眠白皮书》,61%的受访者存在睡眠困扰,86%的受访者认为睡眠与情绪相互影响,人们很容易陷入“睡不好-情绪不好-更睡不好”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改善睡眠,多数受访者选择在睡前听音频来放松心情,且认为睡前听音频可以提升幸福感的用户达74%。”

数据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APP睡前场景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1.32小时,同比2022年增长3.9%。2024年,在喜马拉雅用耳朵“追剧”的用户增长47%,越来越多的人在睡前用“听”代替“看”来追剧,在剧情交织出的想象空间里放飞思绪、轻松入眠。在充满焦虑、内耗、孤独与不安的夜里,喜马拉雅逐渐成为当代国民解压疗愈的“精神栖息地”,帮助每一位失眠人士酣然入梦。

助力酣然入梦,内容+技术双驱解忧

作为中国音频行业的引领者,喜马拉雅通过多元化音频内容+场景化音效技术为用户们提供兼具情感陪伴与疗愈功能的睡眠解决方案。

在音频内容方面,喜马拉雅助眠内容覆盖“空灵助眠”、“陪伴助眠”、“疗愈助眠”三大场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助眠需求。在空灵助眠场景中,林间细雨、壁炉篝火等自然声场帮助用户深度放松;陪伴助眠场景则用ASMR哄睡、相声评书、人文故事等缓解用户睡前焦虑、助其轻松入眠;在疗愈助眠场景中,喜马拉雅拥有众多正念冥想课程,通过系统训练,帮助用户改善睡眠质量。而在场景化音效技术方面,喜马拉雅通过智能降噪、0.8倍速播放、自定义白噪音叠加等功能优化用户听觉体验。

近日,喜马拉雅还上新“助眠模式”的会员音效,通过多种舒适的环境音效,帮助用户安定心神快速入眠。2025年12月31日前,登录喜马拉雅APP,搜索“会员专属音效推荐”,即可跳转至“音效推荐专区”,体验该模式。此外,还有“空间模拟”、“播放器模拟”等更多会员音效可以体验。

自2012年成立以来,喜马拉雅一直致力于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截至2023年底,喜马拉雅已经累积了包含459个品类的4.88亿条音频,总内容时长超过36亿分钟,能够满足全时段全场景全年龄段的收听需求。在“失眠”成为国民健康困境的当下,喜马拉雅将持续通过内容创新与技术赋能,用声音抚平坏情绪,让深度睡眠回归大众生活。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