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凌星通完成千万融资,开启蓝牙卫星物联新纪元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3-26 11:45
来源: 信阳新闻网
2025-03-26 11: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北京蓝凌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凌星通”)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 +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麟阁创投领投,鸿富资产、高净值个人投资者跟投,所筹资金将用于全国首颗蓝牙卫星的全方位保障,包括卫星生产、发射和运营,以及团队人员扩充。作为国内唯一、全球唯二掌握蓝牙直连卫星技术的创新企业,蓝凌星通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卫星通信领域的成本与生态壁垒,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革新:重构卫星通信价值体系

蓝凌星通自主研发的蓝牙直连卫星技术,通过全流程卫星及载荷总体设计、制造并发射卫星组网,实现分钟级过境服务能力。其核心创新在于无需硬件改造,仅通过蓝牙芯片固件升级即可直连卫星,使终端成本降低 50 倍以上、续航延长 10 倍以上,彻底打破传统卫星通信高成本、高功耗、专用性强的技术难题。

##该技术通过重构芯片固件系统、优化天线设计,并搭载特制星上载荷,使卫星具备超高灵敏度接收地面蓝牙信号的能力。据测算,其总体成本较现有卫星物联网通信方案低一个数量级,可渗透至全球上百亿蓝牙设备,解决传统物联网覆盖不足的难题。

战略布局:从行业刚需到消费级生态

蓝凌星通初期目标会面向G端和B端客户提供典型场景的解决方案。蓝牙卫星的首批应用场景将聚焦气象应急、交通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监测领域,利用卫星低成本、广覆盖优势替代人工监测,释放数十亿市场需求。这部分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已获得市场验证。目前,公司已与气象、交通、工信、林草等领域客户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并在北京、内蒙、山西等地完成设备部署。待自研载荷上天入轨后,将持续回传数据为客户决策提供支撑。

在完成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后,长期商业化目标则瞄准为更广泛的终端消费级市场,通过向终端厂商提供软件升级许可,激活手机、手表、可穿戴设备等蓝牙终端的卫星直连功能。依托全球年出货量60-70 亿的蓝牙设备生态,蓝凌星通计划通过ToB+ToC 模式,开拓数百亿级市场空间,实现技术与商业闭环的双重创新。

竞争优势:本土化生态与技术迭代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家名为Hubble Network的初创公司也有着“通过蓝牙芯片直接连接卫星”的构想,它也是目前「蓝凌星通」唯一的对标企业,该公司已成功将多颗卫星送入轨道并完成在轨验证,现已开始为多个典型客户提供服务。这一突破性进展,以实际成果有力打消了公众对信号强度、频段干扰和路径损耗等方面的疑虑。

面对Hubble Network 的技术突破,蓝凌星通依托的则是中国成熟的蓝牙生态,全球近半数蓝牙产能集中于中国,终端厂商对卫星功能的布局亦更为积极,企业发展到最后还是要拼应用和市场,这两方面中国企业都占据相对优势。

行业意义:开启万物互联新纪元

当前,全球超 80% 陆地与 95% 海洋处于物联网覆盖盲区,卫星通信成为解决这一痛点的关键。蓝凌星通的蓝牙直连卫星技术,不仅为低速广域物联网提供了高性价比方案,更通过开放生态整合传统卫星通信优势,推动构建“低成本、高性能”的全球覆盖通信网络。

蓝凌星通的首颗载荷将于今年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搭乘火箭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开启对地服务。到今年底,公司计划完成四颗载荷的发射入轨工作,并完成技术验证,打通商业闭环。下一阶段,公司将加速发射星座卫星并组网。预计到2028年底,「蓝凌星通」将完成发射72颗卫星的发射组网,实现分钟级过境服务能力,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高频次、随机接入的需求。

未来,蓝凌星通将持续深耕卫星通信领域,以技术突破驱动商业闭环创新,为全球物联网革命贡献中国智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