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网络2025年DDoS攻击趋势白皮书》重磅发布

来源:宿迁网    2025-04-14 16:46
来源: 宿迁网
2025-04-14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厦门快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快快网络2025年DDoS攻击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快快网络DDoS安全团队凭借十余年积累的DDoS安全防护经验,持续开展深度监测工作。在全面且深入地剖析2024年全球及中国本土DDoS攻击趋势、攻击类型、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受攻击目标行业等复杂情况后,快快网络结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DDoS攻防对抗案例范本,为重点行业用户预测了2025年DDoS技术演变趋势,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DDoS安全防护策略。

一、国内外DDoS攻击态势情况

1. DDoS攻击增长态势强劲

2024年中,全国DDoS攻击次数达1787万次,同比增长43.3%。2024 年10月的攻击带宽规模创历史新高,最大单次攻击峰值突破5.6Tbps,涉及1.3万台IoT设备,攻击持续80秒,凸显攻击效率提升。

反观国内攻击情况,攻击频次逐年增长,T级攻击频次空前激增,攻防对抗加剧。中国全年遭受DDoS攻击307万次,占全球17.2%,同比增速(89.7%)超全球平均水平。

2. 攻击手段以UDP Flood&HTTP Flood为主

在网络层和应用层攻击中,以UDP Flood和HTTP Flood手段为主,分别为61%和73%。

在国内,瞬时泛洪攻击保持秒级加速态势,企业用户需进行技术创新与策略优化以应对这一威胁。

3. 攻击地域分布

在全球范围中,DDoS攻击主要来源国与主要攻击目标对象的Top1、Top2均分别为美国和中国。此排名显示的是,该国家所暴露的基础设施常被攻击者利用,导致该国家成为反射DDoS攻击的中转站。

而在国内攻击目标地域排名中的Top1、Top2则分别为浙江与广东。

4. 攻击目标行业

在全球范围中观察攻击目标行业会发现以电信及互联网行业为主,二者占比远超60%。

在国内,主要为互联网行业中的数据服务、基础设施及服务、社交平台、游戏服务依旧是DDoS攻击的重灾区,占比达到74.9%。

二、典型攻防对抗案例

案例一:快快网络成功守护某头部游戏公司安全

案例背景:

某头部游戏公司遭遇混合DDoS攻击(峰值2.35Tbps/83秒),其中包含了UDP Flood与0day漏洞等多种手段。由于具备多向量混合攻击、全球化攻击源、智能规避策略等特点,整体防护难度加大。

快快网络解决方案:

快快网络收到客户委托后,依托多年的DDoS防护实战经验,快速摸清客户业务系统情况,为用户提供了包含边缘防护与实时过滤、AI驱动的行为分析与动态防御、智能流量牵引与云端清洗等多层次、立体化的DDoS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最大程度地降低经济损失,有效预防二次攻击风险。

案例二:快快网络成功守护某智能家居平台安全

案例背景:

某智能家居平台遭受由Mirai变种病毒所操控的百万IoT设备所发起的 UDP泛洪+SSL/TLS耗尽攻击(峰值1.5Tbps),导致物联网控制中心的安全通信基础架构陷入瘫痪状态。由于此次攻击存在海量分散IP攻击、攻击流量与真实数据混叠、耗尽协议资源,整体防御难度系数大。

快快网络解决方案:

在第一时间接到客户呼叫后,快快网络多位资深安全专家紧急协助客户排查问题并全面了解客户业务影响范围,为客户制定了具有自适应流量塑形、SSL指纹熔断技术(毫秒级阻断)、物联网威胁情报网络等功能特点的安全防护方案,客户平台快速恢复运营。

三、快快网络DDoS态势技术演变观察

2024年,快快网络成功防护125.9万起DDoS攻击,同比增长115.6%。同年10月,我们还监测到国内最大规模的攻击,峰值流量达2.35 Tbps,创历史新高。

基于2024年的DDoS攻击成功防护实践以及不断精进的防护技术,快快网络也对DDoS攻击核心趋势进行预测:

1. AI驱动的“自适应攻击”成为主流

2. 5G+IoT设备催生超大规模僵尸网络

3. 关键基础设施成为国家级攻击焦点

4. 量子计算对加密协议的潜在威胁

更多DDoS攻击趋势发现和数据,可到 快快网络官网 下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