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AI时代的情绪智慧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入选人民日报首期“大地书单”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5-04-23 11:10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5-04-23 11: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前夕,由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新媒体中心联合发起的“大地书香”融媒计划正式启航。首期“大地书单”以“AI时代,守住我们的内核与素养”为主题,经出版、科技、教育等领域20位荐书人联合推荐,推荐出 35 本候选图书,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大地书香”专题予以集中呈现,参照网友的评论与推荐,最终推选出 10 本上榜图书。清华大学出版的《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凭借其对数字时代情绪困境的前瞻性洞察,成为心理学领域唯一入选图书。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突破传统心理学对情绪的二元划分,创造性提出“消极-积极-道德”三维情绪坐标系。针对焦虑、愤怒等被污名化的负面情绪,作者彭凯平教授以“转化”替代“压制”的革新理念,揭示出焦虑背后的风险预警价值、愤怒暗含的正义驱动力量。通过“情绪能量转化公式”,指导读者将职场压力转化为目标拆解动力,使情绪管理从消耗性对抗转向建设性应用。这既打破传统情绪管理的单一否定模式,也为AI时代提供了独特的心理应对视角。同时,通过实验数据与生活案例结合,该书为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情绪认知框架,帮助人们在快节奏中稳定内核与素质,实现“福流”人生。

作为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深耕情绪研究40载,从荣获文津奖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到现象级科普作品《幸福的种子》,他在学术研究之余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大众化传播,将前沿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则融入了AI时代的情绪洞察,为读者送上一份直面情绪挑战的心理学指南。

彭凯平教授表示,高感性的情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坚定守护。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直面人工智能时,更应珍视自己的脆弱、复杂与不完美,如此才能更加深切地理解爱、感恩、同理与成全。这些伟大而优雅的特质,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入围“大地书单”,不仅是对作者学术与科普价值的双重肯定,更印证了心理学在构建韧性与幸福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在AI无法触及的情绪与感受之深海中,这本献给中国人的“情绪智慧书”,将为大众提供理性之外的温暖指引,助力每一个个体在AI浪潮迭起的未来,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推荐语:结合心理学实验与生活案例,解析情绪的本质,该书能够帮助读者在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锚定自我、稳定内核、应对未来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赵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