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车”专项间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新能源汽)持续资助轮毂电机关键技术攻关,包括热管理、能量回收、材料创新等领域,流芯聚能团队聚焦轮毂电机技术瓶颈突破,成功研发“流芯聚能-液冷一体循环式轮毂电机热电协同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属于重大技术创新,实现了全国领先性的商业化应用。团队奋斗拼搏,以科技创新赋能轮毂电机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图一 团队成员进行实物制作讨论
项目开展以来,团队致力于解决轮毂电机的散热以及热量回收方面的问题,探寻路径将两个模块有机结合。团队多次展开小组讨论,通过不断地技术研讨与模型测试,并于行业专家深入交流,不断完善设计细节。在团队的不懈奋斗下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成功实现"热控-回收-再生"三位一体的能量闭环体系。实验数据显示,在150℃工况下,系统废热回收率突破18.7%,散热效率较传统风冷方案提升42%,驱动电机工作温度降低23℃,综合节能效率提升36%。经实车验证,搭载该系统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延长12%-15%,商用车连续坡道工况下电机绕组温度稳定在92℃以内,显著提升车辆性能与安全性。
团队负责人王泽鹏表示,项目最大挑战在于平衡结构设计与工程落地的可行性。通过三年技术攻关,团队完成从理论模型到物理样机的全链条验证,采用航空级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轻量化设计,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节冷却液流速与温差发电模块工作点,确保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目前,该技术已通过ISO 16750-3等多项国际标准认证,并适配轨道交通、深海装备等高端场景,预计2025年形成超300亿元市场规模。
图二 团队成员进行产品实物组装
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热电材料性能与液冷通道拓扑结构,联合车企推动产业化进程。此次突破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能效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更标志着我国在轮毂电机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绿色交通转型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