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海时空团队在工业物联网(IIoT)数据隐私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最新研究成果《Attribute-Based Heterogeneous Data Privacy Sharing in Blockchain-Assisted Industrial IoT》(基于区块链的工业物联网属性异构数据隐私共享方案)成功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该期刊是物联网领域顶级刊物,位于中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一区TOP,2023年影响因子达10.6,致力于报道跨学科的前沿技术创新,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隐私共享框架(AB-HDPS),针对工业物联网中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不足、效率低下、跨系统兼容性差等核心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技术创新与突破:
一是采用多属性权威机制,通过分布式属性授权机构有效避免单点计算瓶颈与密钥滥用问题,支持动态属性撤销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二是实现异构密文检索功能,首次突破公钥基础设施(PKI)与无证书(CLC)密码系统之间的跨域数据孤岛,显著提升了方案在复杂工业场景中的适用性。
三是集成区块链技术的增强审计能力,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特性,实现用户访问行为的全流程透明审计,有效防止内部攻击风险。
四是保障数据的前向安全性与高效计算,融合哈希链技术与外包解密方案,有效降低工业设备的本地计算负载,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
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显著:理论层面,实现了属性加密、可搜索加密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出了全新的可证明安全的抗关键词猜测攻击(IKGA)模型,为密码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应用层面,为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工业场景提供了高安全性、低延迟的跨部门、跨平台数据共享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高效协作,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和可信化发展。
云海时空团队通过仿真实验证明,AB-HDPS方案的密钥生成效率相比现有同类方案提高约40%,区块链系统吞吐量稳定保持在每秒60笔交易(TPS)以上,支持大规模文件实时审计,并已开源相关代码供业界与学术界广泛使用。
本研究由云海时空团队与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移动等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联合完成。长期以来,云海时空团队致力于区块链与物联网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和数据安全项目。
对此次研究成果,云海时空创始人兼CEO郭哲滔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属性批量撤销机制,探索抗量子攻击的安全方案,设计多链协同架构,全面支持工业物联网的大规模实际应用,持续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自主可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