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园园一行深入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琥珀村,慰问指导在冶溪石化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如琥添e·“彩虹e教”支教团队。作为团队主要创办人,张书记与冶溪镇人武部副部长、副镇长陆俊雄,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刘国乔及冶溪石化小学校长李国桢共同见证了团队五年来的扎根足迹与创新成果。
数字赋能新课堂,革命薪火照童心
指导伊始,众人走进校园。在今年的新增项目“红皖印记”VR体验区,队员们正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佩戴VR头盔、操作手柄。该项目将芜湖烈士纪念馆转化为可通过VR设备云游览的线上展馆,让远在300公里外琥珀村的孩子们也能“走进”纪念馆。当全息投影技术将馆内的烈士雕像和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时,孩子们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原来纪念馆里面是这样的!”这堂融合专业特色的沉浸式红色教育课,让革命历史跨越时空,在深山的课堂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1 众人参观“红皖印记”VR体验区
支教课堂内外,红色革命火种被点燃。在党史特色课上,队员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组织团队拓展,党史教育环节则通过互动宣讲、影像展播等形式,带领学生回顾党的百年征程,重点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等功勋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报国情怀,激发孩子们“爱国恤民”的志向。
五年深耕结硕果,爱心资源润山乡
在支教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如琥添e·“彩虹e教”团队汇报了四年探索之路。面对琥珀村留守儿童多、教育资源薄弱的现实,团队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琥珀村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在延续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着力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深化红色教育,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振兴。
在持续探索中,该课程体系日臻成熟,专业特色日益彰显。团队负责人张佳伟介绍:“经过五年迭代,我们形成了‘基础+拓展+创新’的三层课程结构。今年特别强化了数字素养与图形化编程、乡村振兴户外调研、以及结合当地红色革命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等特色内容,确保知识‘接地气’、孩子‘学得会’。”团队由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体育学院等多个院系的17名同学组成,多学科背景融合协作,保障了支教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立体。
图2 团队成员指导趣味少儿编程课
时光见证成长,爱心持续接力。从2021年捐赠10台电脑起步,到2023年募集价值2万余元图书,承载着爱心的物资在年复一年的传递中,持续激励琥珀村的孩子们立志走出大山看世界。团队辅导的学生规模也逐年攀升,从最初的28人扩展至第二年的80余人,再到今年的160余人。其中,70%的学生曾参与过往期活动,更有41人连续三年坚持参与。五年级同学胡辰瑞道出心声:“老师特别好,我很喜欢,明年还想参加!”这些努力正持续改善着乡村教育的土壤。2023年8月,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与岳西县冶溪镇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教活动已成为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
殷切嘱托向未来,并肩定格守初心
“用知识打开孩子视野的实践,正是学院育人初心的生动体现。”座谈会上,张园园书记高度肯定团队工作。冶溪石化小学校长李国桢叮嘱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冶溪镇人武部副部长、副镇长陆俊雄及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刘国乔则表达了对团队到来的欢迎与期许,希望团队能长期扎根,未来在数字乡村建设上深化合作,为乡村教育注入持久动力。现场聆听的孩子们也用稚嫩话语分享学习收获,纯真的笑容成为最动人的回馈
图3 张园园书记与村领导交流支教工作
夕阳为校园镀上金晖,合照为今日行程画上句点。镜头定格着教育者跨越山海的信念与坚守。这份使命已在琥珀村的青山绿水间深深扎根,点亮更多孩子渴望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梦想。(朱奕华 杨沈强 陈红妹 吴燔)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