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由新奥集团主办的第三届氢硼聚变研讨会在河北廊坊启幕。这场以“聚智氢硼,生态共赢”为主题的国际盛会,汇聚了中、法、德、美等11国近50家顶尖科研机构专家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特派代表,聚焦氢硼聚变前沿探索、成果交流和应用前瞻等话题,旨在以创新方案激发全球人才活力。
第三届氢硼聚变研讨会活动现场
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未来能源方向,氢硼聚变凭借燃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放射性废料及可以直接发电且高效等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值得关注的是,主办方新奥集团近期在该领域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其“玄龙-50U”装置首次达成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并创下秒级1.2特斯拉以上球形环中心磁场的世界纪录,为技术进阶筑牢关键根基。
生态合作涌动:聚变成全球能源新风口
聚变正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亮点。氢硼聚变也以其独特优势,正在形成聚变领域的生态力量。科技巨头通过投资等方式参与聚变技术研发,聚焦更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氢硼聚变反应的产物为带电α粒子,可实现高效直接发电,这一独特特性使其在能量转化效率上具备显著优势,也让其商业化路径更具想象空间,进一步激发了全球的关注。
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博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应对不断上升的气温、更强烈的自然灾害,聚变不仅是一项科研追求,更是守护星球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变革,这正是全球专家齐聚于此的意义所在。
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开幕式致辞
新奥集团的持续投入与技术突破,使其成为国内聚变研究的先行者。作为中国致力于聚变能商业化的公司,新奥八年来累计投入超40亿元,支撑“玄龙-50U”等关键项目,并组建300余人的国际化团队,汇聚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及200余名博士硕士,通过校企联盟、共建实验室推动人才培养与前沿研究。
此外,新奥今年还启动了氢硼聚变研究基金,吸引19所机构的160名研究人员提交27份提案,最终18个开创性项目获得资助,以生态合力加速技术突破。这也将助力中国在2024年规模达3314.9亿美元的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中加速前行,以技术突破撬动从“能源补充”到“产业革命”的跨越。
能源转型破局:氢硼聚变突破重塑全球格局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双碳”目标的迫切需求下,氢硼聚变正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破解能源困局的关键。相较于传统核能技术,氢硼聚变堪称理想型的“终极能源”,其反应产物为氦核,无中子辐射污染,从根源上消除了核安全隐患。新奥的科学家也表示,氢硼聚变作为无中子反应,能避免放射性废料与核材料管制,这一特性使其在安全性和监管灵活性上具备显著优势。氢硼燃料更是“取之不尽”,氢元素广泛存在于水中,硼在地壳中的储量远超石油与煤炭,仅我国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硼资源就足够支撑全球能源需求千年以上。
氢硼聚变领域的关键性突破正加速到来,新奥集团自主研发的“玄龙-50U”球形环装置成为全球焦点——其实现的百万安培、4千万摄氏度氢硼等离子体放电,以及1.2特斯拉强磁场稳定运行1.6秒的世界纪录,不仅验证了氢硼聚变商业化的核心可行性,更标志着中国装置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自2017年深耕该领域以来,新奥已构建全链条研发能力,下一代装置“和龙-2”计划2027年建成,为2035年发电示范堆落地奠定基础,持续领跑全球技术竞速。
人类文明跃升:锚定未来20年的商业化窗口
氢硼聚变的商业化不仅是能源迭代,更是人类文明形态的跃升,新奥集团正以清晰的路径规划缩短这一进程。按照其“2035年点亮世界首座氢硼聚变电站”的目标,未来20年将成为聚变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的关键窗口。
届时,依托氢硼聚变近乎无限的燃料供应与零污染特性,人类将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电力成本或降至传统能源的十分之一,为AI算力、星际探索等领域解锁无限可能。正如新奥专家所言,这场由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并引领的变革,终将推动人类从“能源约束时代”迈向“文明能级跃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