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平台模式创新与市场充分竞争的共同促进下,传统电商、外卖行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受到各界关注。7月15日上午,“新型服务业电商发展与促进就业”专家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商家、平台和骑手代表认为,新型服务业电商的蓬勃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大幅度增加了消费的密度,让全链条受益,形成了新的良性循环。
“一心饭团”创始人孙菲表示,媒体最近在炒作“外卖大战”,但是从商家角度来看,这不是一场“大战”,而是一场变革,变革就会带来机遇。孙菲:“国家释放了拉动消费的重大政策信号,又赶上了平台发展的红利,这会让这个链条上所有人都有新的机会,这是我们这一代创业者的机遇。”
“万家早安”餐饮负责人赵汉杰称,这两个月的订单量和总收入都有30%的增幅。随着订单增加,每个门店大概要增加1到2个人员的配置,目前在北京有50家门店,整体需要增加50到100位员工。他说,今年前半年增加了17家新店,根据目前市场行情,下半年会有增加20到30家新店的计划,每一家门店大概需要5到6名的人员,这样还能再解决100多人的就业。
座谈会邀请了骑手代表。饿了么北京合生汇站的骑手王志强说,原来站点每天订单大概是4000多单,这两个月以来增长到了9000单,骑手数量也从100人增加到了150人左右。新增的骑手中,有一部分是暑期工,还有一些是原来的老骑手看到行业好起来了又回来跑单。王志强:“骑手们的收入增加了,感觉很充实很满足,再加上政府、平台给了福利保障,包括平台的暖心餐,夏天社区还给发雪糕、西瓜等措施都让我们更加踏实。我们相信,越努力,越赚钱,越幸福!”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伟国说,新型服务业电商正在推动新消费模式的形成,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消费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便利性。通过平台之间的竞争,大幅度增加了消费的密度。例如,过去因不便利而未实现的深夜消费,现在通过外卖等机制得以实现,有效增加了消费市场的“稠密性”。在消费服务领域,由于场景的复杂性,一定会增加就业水平,包括骑手、站点和门店等,就业和收入的增长会进一步促进消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此次以淘宝闪购为代表的电商业态创新,通过平台自身投入,刺激了消费,效果立竿见影,平台、商家数据向好,骑手收入增长,信心得以激发。外卖领域存在平台生态用工的乘数效应,随着单量的突破,整个生态系统岗位增加,包括门店、前置仓、分拣工人、平台客服等,产生大量就业机会。随着新业态市场构建涉及供应链深度融合、技术升级、管理升级,随着市场效率大幅提高,员工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肃认为,发展新型服务业电商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方式,包括闪购直接带动骑手就业、拉动商户端就业、带动上游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全产业链就业、创造新型职业,以及带动重点群体就业。经调研发现,闪购模式下,就业质量也在提升,骑手收入有所提升,对平台评价也趋向正面。但也需要优化对骑手职业的社会认知,避免污名化,认识到骑手工作的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