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光点亮蓝溪畔—— 心光启航赴蓝口,以心暖心共发展

来源:中国网    2025-07-28 15:37
来源: 中国网
2025-07-28 15: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6日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心光启航”实践团奔赴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开展了为期9天的心理健康服务等活动。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号召,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蓝口镇基层,聚焦当地小学生群体,综合运用科普宣传、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当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图一 实践团成员与蓝口镇中心小学学生合影 谢凯欣 供图

团辅赋能情绪管理,课堂助力社交启航

踏入蓝口镇中心小学,心光启航实践团为该校68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心理知识科普课堂。

活动中,实践团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聚焦“情绪管理”与“突破社交壁垒”主题,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以认知行为疗法、情绪标注技术为代表的心理干预方式融入课堂互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自身情绪的理解,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助力其成为情绪“小主人”。同时,实践团综合运用艺术疗法、行为疗法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指导学生掌握沟通技巧。

此外,实践团开设了“探索情绪、学习管理”主题科普课堂。课堂以儿童视角设计,将专业心理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助力孩子们在趣味活动和互动体验中学习情绪察觉、识别与调节技巧,理解其在社交中的应用,逐步学会积极管理情绪、理解他人。

咨询建档护心成长,入户施策筑梦童年

为筑牢成长防线,实践团积极开展了个案咨询与留守儿童走访工作。队员们运用标准化心理量表等测量工具开展个案咨询,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一对一服务并建立专属心理档案。以耐心引导与专业倾听鼓励学生卸下包袱、敞开心扉,在深度交流中陪伴他们探索自我,共同寻找解决心理困惑的路径。

同时,队员们深入乡村走访多名留守儿童,运用专业咨询技巧与非语言表达技术(如 OH卡心理投射技术、绘画投射)进行发展性访谈,全面掌握其生活状况与心理需求。针对亲子沟通不畅、学业动力不足等问题,凭借专业知识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力孩子们打开心结,增强心理韧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使用OH卡为小朋友进行个体咨询 王振秀 供图

家常絮语传递暖意,耐心倾听慰藉心灵

走进蓝口镇敬老院,实践团为老人们开展情绪照顾与心理支持活动。队员们与老人围坐,从“今天的饭菜合不合口味”的话题到倾听老人们诉说“年轻时的趣事”,在自然氛围中传递关心,满足老人情感表达需求,驱散孤独感,慰藉心灵。

此次行动为乡村养老精神帮扶提供新探索,也让队员更理解乡村老人心理需求,为后续服务积累宝贵经验。

多元行动助力乡村发展

此外,实践团走进长江头村咸水塘谈判旧址,实地参观历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并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以摸清当地发展现状与需求;为大围村连永示范蜂场设计专属LOGO及包装贴纸,助力提升蜂产品品牌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还深入礤头村碧湖山生态茶园,考察种植技术与产业模式,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新的视角;前往乐村石楼开展古建筑调研,梳理历史价值与保护现状并探索活化路径,同时参与花生采摘等农事劳作,投身乡村美化工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连永峰场对蜜蜂状态进行查看 陈熙 供图

此次实践中,“心光启航”团队将专业心理知识转化为乡野能懂的“心灵语言”,让心理健康服务落地生根,同时为蓝口镇提供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等多方面服务,为青年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乡村心理领域,助力蓝口镇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成果转化,让心光照亮更多角落。(供稿人:苏健敏 杨华婷 房玲 黄心怡)

【编辑:赵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