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蝉鸣撞上童真的笑语,一场以“七彩”为序的成长之旅,在青年支教团的热忱中徐徐落幕。这个假期,敬文书院支教团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为色盘,将知识的养分、精神的火种、文化的根脉融入课堂内外,为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马塘镇乡村少年宫的孩子们勾勒出一幅兼具厚度与温度的成长画卷。
红色铸魂·声入人心
“两弹一星的荣光,是无数科研前辈用青春与热血铸就的丰碑……”支教团成员以故事宣讲为笔,为孩子们铺开共和国的奋斗史诗。红色课堂上,既有“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集体朗诵,声震云霄;也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专业讲解,让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支教团用红色基因串联历史与当下,让少年们懂得,爱国主义是代代相传的责任与担当。
橙色创意课堂是想象力的聚集地,七巧板在指尖翻转,展示几何的魅力;回形针经巧思组合,变身各式图案与手链。支教团成员摒弃刻板教学,引导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式,七巧板重组中领悟几何之妙,回形针变形中探索结构之趣。当孩子们自主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创意的种子已悄然萌发,这抹灵动的橙色,正是创新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黄色是阳光的颜色,也是运动场上跃动的活力。支教团化身“运动教练”,将乒乓球的旋转变幻、趣味运动会的协作比拼带入校园。直板横拍的握法指导、方寸球台间的切磋、篮球场上的扣篮比拼……汗水浸湿衣衫,笑容却从未褪色。黄色课堂不仅强健了体魄,更让孩子们在竞技中学会坚持与协作,读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真谛。
绿色环保课堂上,支教团以动画角色懒羊羊为线索,从垃圾分类、保护水资源以及保护森林资源三方面展开课程;互动环节中,设计的“垃圾分类大挑战”游戏让知识变有趣。孩子们在读卡片、选对应垃圾桶的互动中,轻松掌握环保常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实践中成为孩子们的自觉。成长路上,情绪是需要学习的“必修课”。
青色课堂里,支教团以“情绪卡片“七彩笑脸绘画”“你笑起来真好看手势舞教学”等互动游戏为桥,引导孩子们识别焦虑、分享快乐。“当你感到难过时,可以试试深呼吸——像吹气球一样,把烦恼‘呼’出去。”支教团用专业的心理疏导技巧,为孩子们搭建起情绪的“安全屋”,让青色成为守护心灵的温柔铠甲,教会他们与自己和解,与世界相拥。
蓝色是理性的象征,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支教团将物理化学实验室“搬”进课堂:饮水鸟实验里,孩子们围聚一堂观察小鸟“喝水”的奇妙现象;酸碱反应演示中,色彩的奇妙变幻引来阵阵惊呼。蓝色课堂不追求复杂公式,而是以趣味实验为钥匙,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为什么”的种子在好奇中发芽。
紫是历史的深邃,也是文化的交融。支教团深挖地域底蕴,将南通与苏州的文博故事编织成生动课堂:通过两地博物馆馆藏图片对比,孩子们看见江南水乡与江海门户的文化碰撞;排演《张謇苏州考察实业记》情景剧时,孩子们化身历史人物,在台词与走位中读懂“实业救国”的担当。紫色课堂以文化为纽带,让孩子们在地域文脉中触摸历史温度,传承先贤精神。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更是一场爱与希望的双向奔赴。支教团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经纬,编织起知识启蒙与心灵成长的教育网络,每一种色彩都承载着独特的教育使命,共同勾勒出孩子们成长的斑斓画卷。当孩子们带着七彩的收获奔向未来,支教团的青春故事,也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续写新的篇章。(苏州科技大学:于明礼、洪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