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留守儿童七彩假期生活,深度弘扬新时代海军精神。7月22日14点半,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姜海之星实践团于泰州市姜堰区马厂社区开展“祖国旗帜在我心,舰魂铸城育童情”主题实践活动。此次宣讲活动由易成涛同学主讲,马厂社区全体留守儿童参与。
图1 团队队长易成涛于马厂社区进行“舰魂铸城”理论品牌宣讲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码旗帜里的信仰密码”,团队队长易成涛聚焦旗帜的核心特征与内涵,通过趣味互动环节,让留守儿童理解旗帜是信仰的载体—红色旗面浸透着先烈鲜血,图案符号浓缩着时代使命。第二部分“聆听红色旗帜的峥嵘岁月”,团队成员将海军精神与旗帜象征意义结合阐释,指出二者高度契合,每一面旗帜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改天换地的历史,承载着一代人的初心与奋斗,引导留守儿童感受历史温度。第三部分 “践行红色传承的青春担当”,团队成员以问答方式深化认知,通过场景模拟与案例分享,传递“护旗有责”理念,细致呈现升国旗敬礼、擦拭国旗泥土等日常珍视旗帜的细节。留守儿童们受“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的感召,纷纷表示愿从自身做起,争当“护旗手”,维护旗帜的庄严神圣。第四部分“巧手制红旗,童心映赤诚”,实践团成员分发材料,带领留守儿童动手制作国旗,并讲解国旗红布象征先烈热血、五角星位置体现团结的意义。孩子们专注制作,不时感慨国旗的颜色正是先烈守护的颜色。当丰富的旗帜文化转化为具象的动手实践,红色的种子正悄悄在留守儿童心中扎根。
图2 团队成员与马厂社区留守儿童进行国旗制作
此次活动的圆满结束,为马厂社区的留守儿童们播撒下了红色信仰的种子。孩子们不仅系统了解了国旗、党旗等旗帜的深刻内涵,更透过一个个旗帜背后的峥嵘故事,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与先辈的初心。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教育,让“七彩假期”成为滋养童心、厚植家国情怀的精神课堂,让红色基因在动手实践与情感共鸣中悄然融入成长轨迹。(供稿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易成涛 陆星佑 陈樱利)
图3 姜海之星实践团成员与马厂社区留守儿童合影留念
【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