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出海再落一子,杭州成中德产业“共生引擎”新起点

来源:周口网    2025-09-02 16:54
来源: 周口网
2025-09-02 16: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9日,杭州西子湖畔,在湖光倒影与科技光影的交织中,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新材国际”)正式完成对默克集团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并购,并启动其位于杭州桐庐的亚太总部。这一斥资6.65亿欧元的跨国并购,不仅是中国珠光材料行业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更是浙商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重构价值话语权的关键一步。

整场仪式以“众行致远,璀璨新程”为主题,在AIGC人工智能倒计时中拉开帷幕。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交融,激光镭射与多媒体灯光共舞,最终汇成一片闪烁的全球网络——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环球新材对“科技驱动、全球共生”企业理念的生动诠释。

(图片:“众行致远,璀璨新程”活动现场)

在极具仪式感的“点亮地图”环节中,嘉宾共同触发光脉冲装置,以数字光影联动的方式,依次点亮中国、德国及亚太多个核心业务据点。光束穿梭、区域渐明,仿佛是企业全球资源实时联通、产融协同的战略图谱跃然眼前,科技为笔,绘就全球共生图景。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作为浙商的环球新材国际此次并购,旨在通过跨国资源整合,将德国的技术、中国的市场、亚太的制造效率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全球运营。所以,这更是一次“共生型发展”的浙商实践。

环球新材国际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苏尔田在致辞中强调,这次并购不仅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材料行业从“技术追随”迈向“价值共创”的关键转折。“我们整合的不仅是技术、产能与渠道,更是一种跨文明、跨地域的创新共同体。”默克集团家族董事会主席约翰内斯·拜卢(Johannes Baillou)则对此次中德企业间的商业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这是浙商在全球产业变局中主动出海突围的典型路径。作为长三角开放经济的高地,浙江企业早已超越“产品出海”的初级阶段,进入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的“系统出海”新阶段。此次并购,正是浙商利用国际并购实现关键技术内化、市场网络外拓的成熟案例。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资金输出方,更是技术整合与战略升级的主导者。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企业国际化与跨境整合实践论坛”上,苏尔田与多位专家共话全球材料产业价值链重构。论坛聚焦技术共创、合规经营、文化融合等议题,清晰传递出中国企业从“全球化参与者”向“规则共建者”转变的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购是环球新材国际继2023年收购韩国CQV后,外延式发展战略的又一落子。公司藉此构建以欧洲为技术支撑、亚太为效率枢纽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欧双核、亚太协同”格局。

随着光影渐熄、论坛落幕,这场整合科技、产业与文化的盛会告一段落。但环球新材国际的全球整合之路,才刚刚启程。从钱塘江到莱茵河,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无数浙商正以一次次务实而深刻的国际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不是单一方向的扩张,而是多文明互鉴、多区域共进的共生旅程。据了解,共有数百位来自国内外的企业界、经济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片:环球新材亚太总部启动亮灯仪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