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归雁领航,流量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岳西县毛畈村,通过为期七天的产业调研、技术帮扶、直播带货与文旅融合实践,积极探索“化学工艺赋能农产品深加工+新媒体引流促销售”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深挖特色产业潜能,科技赋能产业链升级
抵达毛畈村首日,团队即聚焦当地核心产业。在村委座谈会与揭牌仪式上,团队认真听取了村领导关于乡村发展整体规划与现状的介绍,特别是葡萄、火龙果种植及果酒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布局、运营经验与面临的技术、销售难题。随后几天,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生产车间:在葡萄园和火龙果园,成员们实地观察作物生长状态,记录作物成长状况;在果酒生产车间和豆制品加工厂,团队详细记录了从原料筛选、加工到完成的全过程。对比传统工艺,团队重点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出了工艺改进建议,助力延伸农产品价值链。
流量赋能销路拓展,新媒体激活乡村经济
针对毛畈村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的问题,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为特色产品开拓市场。在农业公园,团队成员搭建起临时直播间,化身“乡村主播”,热情推介当地葡萄、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直播中,他们巧妙融入现代化元素,通过生动有趣的直播方式,单场直播成交额即突破千元,为农产品打开了线上销路。同时,团队敏锐捕捉毛畈村丰富的文旅资源,将农产品推广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此外,团队借鉴现代营销理念,提出“抖音直播间限时券+漂流与沙滩车项目套票优惠”等的组合策略,将特色旅游项目与农产品进行组合售卖,这一创新方案获得了村委的认可并计划采纳实施。
多元业态融合创新,青春智慧献策乡村规划
实践期间,团队以跨学科视野深入调研毛畈村涌现的咖啡馆、火锅店等新兴服务业态,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建言献策。团队详细调研了毛畈村的特色咖啡馆和火锅店,并就其发展状况提出改良意见。实践尾声,团队核心成员对村党支部书记姚有志进行了深度专访,围绕专访上提出的“一产提质、二产增效、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展开深入研讨,并整合七日调研成果,提出了智慧农业监测系统搭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升级、电商直播人才孵化培育、文旅农融合IP打造、数字化营销平台构建等五大核心模块的内容,为村庄长远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此次赴岳西毛畈村的实践,是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推进“新工科”教育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破解产业技术难题,以青春的创新思维激活乡村发展潜能,为岳西的特色产业插上了科技与流量的双翼,在服务乡村的广阔天地间,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工大学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唐立翔、薛志强、陈文杰、刘远、尚怡宁、王佳美、吴海梅、甄浩雨、裴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