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黑盒”垄断之困,能源央企自主创新显担当

来源:人民网    2025-11-03 16:28
来源: 人民网
2025-11-03 16: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海油展演《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抉择》。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核心设备管理长期依赖国外“黑盒”软件,系统无法自主迭代,企业核心资产管理受制于人……在海上油气开发领域,中国海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曾饱受垄断之困。

如今,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海能EAM”系统成功上线,突破了这一困境。11月1日,在2025年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数智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毅“揭秘”了这款工业软件的诞生历程。

作为国内海上油气开发龙头企业,中国海油的设备资产遍布海陆,曾与多数国内企业一样依赖国外软件管理。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无法参与且不能自主迭代的系统难以保障企业核心运营。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能随波逐流,却永远无法决定航向。

“命脉不能交在别人手中!”基于这一共识,中国海油启动“海能EAM”研发项目。

项目之初,质疑声与期待并存。但一支百余人团队毅然开启三年攻坚:面对十余年积累的海量旧数据,他们攻克迁移准确性难题;为实现与现有核心系统深度融合,研发人员无数次通宵攻关。当系统成功上线时,全员动容——这款自主软件不仅打破国外垄断,更能与国际顶尖产品同台竞技。

如今,“海能 EAM”已深度融入海油及产业伙伴日常运营。其贴合国人习惯的操作界面大幅提升审批效率,目前已为7400余名用户、87万台设备提供稳定支持,每年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超1200万元。

对于未来,中国海油有清晰的规划:让设备运行数据“活”起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故障预警,替代“事后维修”模式;融入国家信创生态,打通国产ERP软件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将“海油智慧”转化为“中国方案”,分享给有需求的企业……

“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海油表示,愿开放“海能EAM”技术成果,与行业同仁共擎科技之火,拓宽自主创新之路,以央企担当护航国家能源安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