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连线》杂志3月号文章,原题:从模仿到创新:中国如何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在中国,变化如此之快,过去尚未完全消失未来已然到来。去年10月末,我去拜访中国的人工智能投资家李开复。我从后门进入他所在的办公大楼时,因为坐错了电梯,一时间好像回到上世纪的北京。
本世纪初,中关村这里以庞杂的电子产品市场而闻名。当时的几幢高楼里充斥卖摄像机、电视、DVD播放机等电子产品的商铺——多数在华组装,却很少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中国是个勤劳的“模仿”之国,这种形象在西方人脑中根深蒂固。
但数年前,中国领导人想要自己国家以新型电子产品驰誉世界——不仅是“中国制造”,还有“中国设计”。出售廉价电子产品的租户纷纷离开,新科技企业入驻新装修过的办公大楼,如初创企业、投资者甚至专利律师。但有些人留下来,也很容易碰到老旧电梯,就像我那样,不期然被米色键盘和激光打印机包围。但这些新旧并存的现象,也让人意识到中国变化之快。
在中国和硅谷工作的投资家马睿(音)说:“我在硅谷总是碰到一些还以为中国只会克隆他们点子的人,这种想法太落伍了。如今,我看到越来越多西方公司在模仿中国。”
眼下,中国的过去与中国的未来这两个世界正在并存。令全世界越来越关注的,不是这个国家的工厂和仓库,而是正由新生企业家推动的(新)中国。凭借从人工智能、基因研究到无人机与日俱增的实力,它至少将在一些方面改变全球科技的未来。
在中国,个人支票和信用卡从未成为主流,但智能手机支付已成家常便饭。如今在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满数百万“智能”自行车……一切到来之快令人吃惊。在中国,新的社会习俗和大批科技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间冒出。专家说,这一代中国企业家不同于以前,他们的公司能很快成为独角兽和“十角兽”。
2007年我初次来华报道时,带的是一部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如今,我用两部智能手机,一个装美国的App,另一个装中国的App。在消费网络之外的众多科技领域,许多西方购物者可能也在使用中国制造产品,无论他们知道与否。(新科技的)影响,将不限于中国。北京和深圳的研究人员正越来越引领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2018年在中国,很可能每周都能参加有关科技和未来的大会,比如金融科技、健康科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等的峰会。如今,中国创新者和投资者常说,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陈俊安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