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主办,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汉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高效信息化-人工智能”高校应用交流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近30所高校的信息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展开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会议由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副主任马皓主持。
会议现场
汉柏科技作为全国高校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优质提供商,与高校专家们围绕“构建高效可信的校园人工智能——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重点工作及新一代信息架构”的会议主题,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需求动向及热点问题,通过不同高校的成功案例,交流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经验、发展思路和未来努力方向。会议所呈现的丰富案例和热议话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展示作用。
贾卓生致辞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贾卓生教授在致辞中以北京大学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为例,充分认可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的管理、学习和生活中具有美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更加深入探索和思考。他结合自身教学和工作经历,对人工智能技术转变大学学习方法、创新生活方式和满足个人需求等方面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王腾蛟作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腾蛟教授作了题为“数据智能:从技术到应用”的主旨演讲。王腾蛟以数据智能在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这些关键技术在航天大数据分析、客户流失分析、金融量化投资中的成功应用,让大家对数据智能的价值有了更加直接和深入的了解。
在校园智能化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技术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就能够实现更多的创新应用,获得令人可期的价值。
郑名达作主旨演讲
中央戏剧学院信息网络中心郑名达详细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学校招生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汉柏人脸识别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艺术类院校招生中如何验明考生身份防范替考作弊一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社会问题。2019年中戏共有6.8万人次报考,戏文、舞美专业单场考试4000余人,考生数量空前。传统的人工审核加指纹机验证的方式,难以实现快速、准确完成现场考生身份核验的需要,同时舞美类专业课考试现场学生座位不规则,很多考生手部有汗渍、静电,手指有脱皮或粘有颜料等现象,都增加了现场核验的难度。
基于2018年7月运用汉柏科技人脸识别终端进行新生报到身份验证的成功经验,中央戏剧学院果断决定用人脸识别技术破解考生人数激增带来的考生入校考试身份验证的难题。根据学校环境、考试要求和考场分布等情况,设计了多个场景的身份验证流程,在不同地点、不同场所安装了不同的人脸识别终端,既保证了考生快速准确入校,又为考生寻找考场、去卫生间留出了充裕的时间。
汉柏科技人脸识别技术和产品在艺考中的成功运用,有效提升了考生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率,不仅使学校顺利完成了招生考试工作,同时还提升了招生考试工作的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中央戏剧学院笔试类考试和面试类考试最后一试现场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典型应用有效解决了艺术院校防替考难题,提升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在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及保送生招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