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方式将气溶胶注入平流层,以此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做法,就是地球工程领域的“平流层纱罩”。团队发现,这种地球工程做法的确可以降低表面温度,减少温度梯度的变化,使区域性温度和降雨水平所受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近日,成都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透露,该公司参与构想的“人造月亮”项目正在进行论证,第一颗“人造月亮”将于2020年发射。” 武春风则认为,不用担心光污染问题,因为“人肉眼感受到的‘人造月亮’光照度仅为现实生活中路灯光照度的五分之一左右”。
记者3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12所航天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29日开展运载火箭垂直回收制导控制技术验证试验,飞行取得成功。2018年以来,12所确定开展运载火箭垂直回收制导控制技术研究,组建专项攻关团队,设计搭建可重复使用小型垂直起降验证平台,开展技术验证。
“上世纪50年代,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先生就首先提出青藏高原能够驱动东亚的季风系统。这些现有气象科学无法完全解释或模拟的“怪”,恰恰说明人们对青藏高原的了解太少了。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农作物病害,在我国主要产麦区普遍多发。吴丽芳课题组通过对天然纳米材料凹凸棒土进行化学修饰,制备出一种可在小麦叶片表面形成“纳米网格”的新型纳米材料。
1988年3月,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出生。29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首例试管婴儿诞生30周年纪念”活动上,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所长、这名婴儿的“妈妈”——卢光琇,回顾了湖南乃至我国生殖医学30年的技术发展路。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日前报道,该机构的“黎明”号航天器因控制其指向的燃料肼已耗尽,结束了前往小行星带的任务。在11年的工作期间,“黎明”号太空船拜访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最大的两颗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
“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已实现由‘有创’到‘无创’的突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3日—4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第五届消化内镜创新节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说。我国消化内镜虽然起步较晚,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覆盖所有临床学科及健康管理领域。
经过漫长的基础调研和技术准备,1997年6月30日,当时的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海洋水色卫星立项研制的批复》,开启了我国海洋卫星事业大门。林明森说,到2025年,我国计划再发射14颗卫星,其中7颗海洋卫星立项在研,即将形成全球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和海洋监视监测能力。
NASA官员补充说,哈勃归位后的第一项科学工作于27日早上结束,工作包括使用宽视场相机3对恒星形成星系DSF2237B-1-IR进行红外光观测。上周,哈勃团队成功清除了备用陀螺仪内部部件之间的堵塞,进一步的测试和监测显示陀螺仪正常运转,因此让哈勃望远镜重新上线。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本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上,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
29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69.63分,比上年提高2.06分。其中,上海、北京的科技创新水平引领全国,东部地区创新优势明显,但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水平进步较快,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日渐形成。
记者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自主设计与研制的我国首台空间路由器,近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台空间路由器的成功发射和在轨验证将极大提高空间路由器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为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958年6月,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简称“一堆一器”)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跨进了原子能时代。“一堆一器”等构成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第一批科研平台,奠定了我国核科技发展初期的重要基础。
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期间,“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