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频道   >   要闻

“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为“救命高速”导航

“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发布,地图覆盖31个省市的669家胸痛中心,形成覆盖全国的胸痛快速救治网络,使心血管疾病在全国建立起规范化的精准高效救治体系。将全国具备胸痛救治能力的胸痛中心纳入到“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代表着一个新型的心血管防治体系生态链的成形。

工信部公布2018“能效之星”:海信包揽所有液晶电视名单

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这5款电视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待机功耗”上表现出色,相比于液晶电视待机功耗每小时0.5W的标准值,海信这5款电视的待机功耗均值仅有0.31W,最低的一款仅有每小时0.24W。

雷军:感谢改革开放大环境,感谢移动互联网大浪潮

21日上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会上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小米在成立八年的时间里,感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感谢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上体验科技互动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大国气象展区,观众拿着画像与智能画像机器人“大千”合影。

迄今最亮星系“蚕食”邻居被“逮个正着”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宇宙间迄今最明亮星系W2246-0526在贪婪“蚕食”临近小星系时,被科学家“逮个正着”。但现在,我们借助ALMA天文台揭示了这一点,该星系吞噬的气体量足以使其形成恒星并喂养中心黑洞数亿年。

核能供热,还要等多久?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核能供热反应堆研发,30多年来却始终未能迈出实质性一步,至今没有建成一座商用供热堆。核能所(现核研院)向国家科委申报的“核能低温供热”研究项目很快获批,并在“六五”期间获得支持。

我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速度结构模型建成

记录的区域地震走时数据,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深达150公里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结构模型。

德国物流公司拟引进超回路列车技术

德国汉堡港物流公司近日向《明镜周刊》证实,该公司正与美国加州超回路列车运输技术公司(HTT)谈判,计划引进特斯拉老板马斯克提出的超回路列车(Hyperloop)技术,开发一种未来的运输系统,即利用真空隧道,将集装箱从港口以每小时1200公里的速度发送到汉堡腹地,并装载到卡车上以便继续运输。未来计划每天最多可通过真空隧道运输4100个集装箱,大大减少卡车的运输量。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余建斌、李潇帆)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和软件定义卫星等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细胞放大镜: 剥开癌细胞的“画皮”

目前,人类对于细胞分子的检测手段也日益丰富,除了这种“单细胞高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之外,还有一种超分辨显微镜也获得长足发展。据介绍,团队目前正在研究通过仪器获取单个活细胞内多种“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分子测量系统,实现对单个循环肿瘤细胞中多种癌症“标志物”的检测,解决当前单一“标志物”可信度低的问题。

吉林大学:研究成果揭示恐龙演化特征

吉林大学科研团队近期发现恐龙牙釉质波纹构造的最早记录。这一研究成果对认识恐龙的演化及其牙齿与恐龙食性、生活环境的关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人员采集了大量的长春龙颌骨及牙齿标本,制作了骨组织学薄片,从显微解剖结构特征层面,观察到了长春龙牙齿替换齿的产生、发育,使用齿的磨蚀到最后脱落被替换的完整过程,获得了该型原始鸟脚类恐龙牙齿演化的详细数据。

如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将导致世纪末多灾害并发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19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称,如果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100年,人类或将面临3—6种气候灾害并发的威胁。由气候原因引起的干旱、洪涝、风灾(包括台风、狂风、风暴潮)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泥石流、农作物生物灾害等,皆可称为气候灾害。

中国北斗迈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十一月十九日二时零七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

未来科学大奖: 用国际化“玩法”做“中国诺奖”

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之前也想过给这些国际同行评审费。李凯还记得,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潘建伟在接到打来的通知电话时说,自己之前也拿过一些奖,总要答辩,这次就不用。而每次科学委员会开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高西庆都会在场。

新一代高压成形新技术打破国外封锁

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教授团队提出的“双向可控加压流体高压成形新技术”解决了深腔曲面件起皱与破裂并存的难题,突破现有技术的成形极限。为实现该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联合航天等部门,自主研制出超大型板材流体高压成形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